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全国政协副主席建议立法限制垄断行业国企
内蒙古新闻网  12-03-07 10:13 打印本页 来源: 广州日报  
 

  罗富和(资料图片)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认为垄断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你在垄断的位置上,你自己有定价权,有收益分配权,反过来造成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也是要避免的”。昨日上午,参加全国“两会”政协小组讨论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认为国家要更加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就业,并提出建议,立法限制垄断行业的国企,改变过去国企过于垄断的现象,这样更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罗富和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说,目前,对于传统制造业的提升尚没有重大项目去支撑,国家要高度重视,要出台面向优势性制造业政策,帮助其加强充实;同时,对于分散的小规模企业,要面向产业集聚度比较大的区域,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加快技术改造、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

  制造业要着眼提高生产效率

  记者:怎样提升发展制造业?

  罗富和:要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做实中国的制造业,比如通过技术装备的提升可提高生产效率,用机器代替重复的人工劳动,这方面潜力还比较大,比如说富士康跟深圳设计院研发的适合在生产线上使用的机械手。但同样必须使员工在技能培训上有个提升才能适应,政府必须做实制造业,促进就业形势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员工的就业技能培训,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和改进的空间。

  记者:为什么提出要限制垄断行业国企?

  罗富和:国企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来讲,要考虑资源配置更多应由市场去调节,国企的发展更多的应该限制在确保国计民生比较重要的行业,让国企来发展,但是也要限制,不能造成垄断,因为造成垄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不见得都是好事。

  比如有些价格的调节,促进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是需要两只手来做的,一只是政府的手,一只是市场的手。所以,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还是国企在垄断性行业里发展过于强势。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晰的信号,包括铁路等涉及重要基础设施的行业,应该尽量要让民营资本有序的进入,改变过去国企过于垄断的现象。

  记者:为什么要提立法?

  罗富和:还是要有法可依,首先判断哪些行业是需要国企为主去运作的,而且这个“度”该如何掌握,这些国企如果是在垄断行业里发展,你的发展之路,包括各层员工的工资待遇都应该接受监管的,不然的话,你在垄断的位置上,你自己有定价权,有收益分配权,反过来造成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也是要避免的,基于这样考虑,因此提出要立法监管垄断行业的国企,这样更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知识产权保护有双重性

  记者:您提到在做强制造业中注意知识产权保护,最近苹果商标之争引起关注,您如何看待知识产权保护?

  罗富和:苹果与唯冠之争具体不便评论,这个现象倒是说明了知识产权从技术的发明,到商标到版权都非常重视,这是好事,但也要看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双重性。从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制定来说,完全是为了保护发达国家,是他们提出来的,对后来者是不利的,其实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这个阶段,越对后来者越是不利的。所以我们既要按照知识产权的国际惯例去推进,又要利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保护我们自己的发展,留有空间,这里有个“度”的掌握问题。(记者李栋、石善伟、任朝亮)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