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海监披露巡航钓鱼岛细节:曾遭日船和飞机干扰阻拦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1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除海况和天气条件不允许外每天巡航执法

  记者:中国海监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像这样的巡航和显示国家主权存在的行动一直在进行吗?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负责人:中国海监是国家海洋局领导下的中国海上综合执法队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赋予的职责,组织在中国管辖海域实施定期维权巡航,承担对侵犯海洋权益、非法使用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污染和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职责。

  中国海监队伍有中国海监北海总队、东海总队和南海总队3个海区总队。3个海区总队所属有9个海监支队、3个航空支队和3个维权执法支队。此外,中国海监队伍还有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100多个沿海计划单列市和地级海监支队和200多个沿海县(市区)海监大队。

  自2006年7月在我东海管辖海域率先开展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以来,这样的巡航从未间断。除海况和天气条件不允许外,在我东海区管辖海域上,至少每天安排两艘海监船和一架海监飞机在海上开展巡航。

  通过近些年来实施东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对之前不知的侵权行为有了较多了解,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巡航频率的提高,及时发现海上侵权目标的几率明显提高,对侵权目标的活动规律有了初步了解,执法人员现场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记者:中国海监的装备实力怎么样?能否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负责人:中国海监的装备能力建设近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此次抵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海监50船、66船,就是去年年初和年中入列的两艘新船,这两条海监船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好。

  海监50船型排水量3980吨,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电力全回转推进系统,续航力大于8000海里;船上配有先进的可控被动式减摇水舱系统,具有船载Z9A型直升机、卫星通讯导航等功能,配备有先进的海洋巡航、调查、取证设备。海监66船型排水量1290吨,续航力5000海里,适航无限航区。

  目前,中国海监拥有海监飞机9架,各类执法船、艇380余艘,执法专用车500多辆,其中,千吨以上海监船27艘。中国海监近些年的装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切实承担起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和我国政府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海洋权益的维护任务,其装备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链接

  中国海监近年来实施的重要行动

  近年来,在我东海管辖海域,中国海监相继组织实施了对日不明国籍沉船打捞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对日在东海我管辖海域开展的油气勘探作业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和多次制止日方调查船在我管辖海域非法调查作业的专项行动,以及上海APEC峰会、北京奥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期间海底管线保护的专项行动。

  对东海油气田、中日共同开发区、苏岩礁和外国军船测量活动频繁区等重点海域的巡航监视,海监船每年有近24个航次,海监飞机要飞行数百架次,发现侵权目标后,对其进行喊话驱离,跟踪监视,抵近干扰和影像取证。

  实施东海管辖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第一年的2007年,发现外籍舰船、飞机侵权目标10余个。2010年,发现三国外籍侵权目标船70艘次、飞机135架次。其中,某国海军军船频繁抵我专属经济区进行调查和水下探测的侵权行为最为突出,最多时,一天发现两类4艘某国军舰船同时在我东海专属经济区活动。

  海监南海总队完成第三航次巡航

  管辖海域内发现投产外国油气平台30余座

  据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网站消息:3月20日,中国海监南海总队派出的由中国海监83、75船组成的海上编队,顺利完成2012年度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第三航次任务。

  本航次编队重点开展对在我国南海管辖海域内进行非法油气开采的外国平台进行搜索及监视取证,共发现各类投产外国油气平台30余座。

  在巡航过程中,我海上编队对外国平台进行喊话,要求对方报告平台信息和油气开采情况。同时,我海上巡航编队还对黄岩岛、火艾礁、西月岛、安达礁等岛礁进行了抵近观察和监视。本航次巡航过程中未发现外国军事舰船和其他政府公务船舶,也未发现其他国家的勘探船和科学考察船。(记者余建斌)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