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罗永浩举报方舟子诈捐漏税 方舟子称遭打击报复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3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晨报  
 

罗永浩举报方舟子诈捐漏税

  方舟子否认参与“打假资金”运作称因举报被报复

  因方舟子“打假资金”一直不肯公布账目细节,罗永浩(图左一)昨日带领多家媒体前往警方和税务部门,检举方舟子和其代理律师彭剑涉嫌欺诈、偷税漏税等行为。昨天下午,方舟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罗永浩对自己打击报复。

  举报打假资金涉嫌欺诈

  昨日上午9点30分,新中关购物广场外的一辆大巴车上,罗永浩向前来采访的20余名媒体记者公布当天的行程,“由于要举报的两个资金在不同的地区且涉及不同职能部门,所以我们今天要去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侦队、朝阳地税局和民政部的民间组织管理局举报。”

  罗永浩介绍称,2006年方舟子因肖传国事件在武汉法院败诉,随后其代理律师彭剑在网上发起了公开募捐,称方舟子为了社会公众打假的同时还要搭上自己的钱,这样不公平,呼吁网友捐款,以便继续支持方舟子的打假事业。

  罗永浩表示,“打假资金”成立至今共筹集了20多万元的捐款,却从未向公众公开账目明细。前段时间有网友在微博上对此事发出质疑,但彭剑却回复称只有捐款的人才有资格问明细。因曾向该基金捐款1000元,罗永浩便站出来要求“打假资金”公开账目明细,“没想到他们把钱退给了我,还多给了1500元,说是利息,施舍给我的。”罗永浩表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自己实在忍无可忍才举报。

  称安保资金涉嫌偷漏税

  罗永浩还表示,2010年方、彭二人利用“打假基金”网站(www.dajiajijin.org)搞了另一个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资金。资金成立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发现安保资金共支出59万余元人民币,并且对方拒绝透露支出明细,“我咨询过专业安保公司,雇用一线的保镖,一个人一年也就20多万元。”

  记者注意到,在罗永浩的举报材料里,他称曾匿名向安保资金捐了一笔钱,作为资金的捐赠者,有理由怀疑受捐赠人彭剑和方舟子得到个人捐赠款项后,没有依法缴纳税款。

  方舟子称遭打击报复

  对于罗永浩的质疑,方舟子昨天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罗永浩对自己打击报复。他称,自己年初曾举报过罗永浩非法办学,超范围经营,做虚假广告,偷税漏税等行为,“这是他通过诬告的方式,对我打击报复。”

  “打假资金和安保资金跟我没关系,我不参与运作。”方舟子表示,自己对“基金”称法并不认可,他觉得应该叫资金,虽然该资金最初是网友为了支持他的打假行为而设立的,但自己并不参与管理,目前“打假资金”主要用于为肖传国手术受害者维权,自己不是受益人。他还介绍,开始本想成立正式的基金会,但门槛很高,后来就以资金筹备的名义。

  对于方舟子举报自己超范围经营、偷税漏税、非法办学等事,罗永浩则一一予以否认,他称自己只做了一项留学咨询,且在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如果最终被证明咨询服务是禁止的,那我们会停掉。”他承认教育主管部门正在调查此事,自己不会回避处理结果。

  警方地税收下举报材料

  负责管理打假资金募集小组的彭剑发微博称,安保资金已向监管小组公开账目,且已经公开了累计支出数额,不便公开支出细目,“公开账目细目会披露安保细节,故不公开。”对于打假资金,彭剑微博中称会适时公开账目。

  昨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侦队收下材料后表示,过几天再给是否受理的答复。朝阳区地税则表示,三个月内给出调查结果。

  而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没有接收罗永浩的举报材料。工作人员解释称,相关法规仅适用违规操作的注册机构和冒用机构名义的个人,所以方舟子和彭剑的情况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

  晨报96101热线新闻

  记者卢宝厉文并摄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