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泄露个人信息后果很严重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9 11:4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应聘需要填表、办理会员需注册、交友也要先注册网站。随着快节奏时代的来临,网络凭借便捷、丰富的资源优势,成为了网友庞大的资源共享平台。而各种会员卡、打折卡也成为商场招揽顾客的优惠手段,但是在注册信息的同时也要小心泄露个人信息。

  简历泄露个人信息

  近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毕业生汤艺经常接到一些不知名小公司的电话,让她感到很烦恼。汤艺告诉记者,半个月前,她参加了人才市场举办的一次大型招聘会。看着中意的单位就投递了简历,还填写了一些应聘报名表格。上面包含生日、电话、邮箱、身份证号等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招聘会结束后,她除了接到几家应聘公司的电话外,还接到一些不知名的保险公司、广告公司、化妆品销售公司的电话。当问及如何获得个人信息时,对方告诉汤艺,都是从汤艺的应聘报名表上找到的。汤艺告诉记者:“这些单位有些我根本就没有听到过,有些一上来就说一些特别不靠谱的招聘条件,地址也是在不知名的街道里。我都不知道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根据汤艺的情况,记者走访了包头市颐高数码广场三楼、高新区人才交流市场、人力市场。在招聘会上,记者看到许多填写报名表、投递简历的应聘者。但是在角落的垃圾桶也看到一些填写过的个人报名表。同时,记者还发现,招聘单位在应聘人员少的时候,还在不断筛选人员,不符合条件的表格都被丢到了一边。颐高数码广场三楼负责会场打扫的保洁员告诉记者:“每次招聘会结束后,垃圾桶里、地上都有填写过的表格,我看上面有的还写的挺详细的。”

  同时,记者了解到,商场会员注册、赠品领取登记中,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也存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

  网络注册泄露更严重

  同样,网络作为网友庞大的资源库,也越来越受到网友的喜爱。一些网站为了能增加点击率,查看信息的时候也需要先注册网络。但是,不少网友反映,信息注册后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市民段翔2009年在包头市人才网上填写了个人简历,并注册了会员。注册时,网站承诺会员信息保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段翔无意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了自己的名字,网页弹出了段翔填写的个人简历信息,其中还包括个人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不适合公开的个人信息。同时,还包括个人的人人网信息、微博信息等内容。

  随后,记者在包头市人才网上也填写了一份个人简历。接着记者在百度中输入了名字,在搜索页面,记者看到了填写的个人简历。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微博、人人、游戏等都需要实名认证。以校园、人人网站为例,这些网站成为联系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而这些网站的管理之中却存在着很多漏洞,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丢失外泄。记者尝试着随便登记了一个身份,随即就可以进入很多校内网站上的不相关的班级。并且能浏览成员的联系方式、留言记录等等。只想向同学们公开的个人信息就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共享资源。

  市民特日格乐毕业后曾建立了一个舍友QQ群。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一个自称为舍友的加入到群里,加入后却发现是一个制造假证的信息。而舍友们除了在QQ上收到假证信息,手机、邮箱中也收到了相关信息。

  个人信息填写要谨慎

  针对了解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字仁律师事务所张伟律师,张律师向记者介绍,目前网络注册、会员注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因为注册信息泄露,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但是,针对目前的法律来说,注册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维权上存在难度,主要是取证难。首先要确认网站、商场等是否承诺保密个人信息,还要确定是否是该网站、商场等泄露了个人信息,并导致其受到损失及骚扰。如果没有对其造成伤害,就只是侵犯了隐私权,在赔偿和处理方面也存在难度。

  对此,张律师提醒市民,上网、填写会员册表格及注册时一定要谨慎,尽量不要随意填写,以免造成信息泄露,造成损失。(记者时婷婷)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