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乌拉特中旗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狠抓龙头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强化劳务经济,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使该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乌拉特中旗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争取财政现代肉羊生产项目,建成13个肉羊养殖园区,共建设标准化棚圈490套,进入园区养羊的农牧民达到365户,饲养繁殖母羊3.05万只,年育肥出栏肉杂羔羊10.5万只。经测算,农牧民人均来自养殖业的收入达到2581元,其中,来自规模化养殖的收入1550元,占养殖业收入的60%。规模养殖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该旗把设施农业的建设作为“富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近3000亩。据调查,农户种植反季蔬菜平均亩纯收入在1~1.2万元,比没有种植大棚的农户高出0.8~1万元以上,设施农业已成为农牧民快速增收的突破口之一。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乌拉特中旗累计流转土地16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5.8%,通过土地流转,许多农民由原来的农民身份变成了产业工人,在获取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其他产业收入。经测算,凡流转土地的农民比其他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牧区在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三牧”制度的前提下,大力推行草牧场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机制,鼓励牧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到目前,牧区流转草场1410处,面积562万亩,占牧区承包到户草场面积的20.64%,农牧民通过土地草场场所流转获得的财产性收入逐年增加。
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乌拉特中旗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专项培训、定向输出等渠道,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输出1048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107万元,同比增长3.4%,成为农牧民短时期内最快最有效的增收方式。(梁震英 金士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