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这么多天,终于盼来了文艺队来村里演出!”日前,通辽市库伦旗额勒顺镇白音塔拉嘎查村民海山早早来到村口,观看旗乌兰牧骑“文化大篷车”下乡演出的节目。这是该旗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来,乌兰牧骑下乡演出的第34场文艺节目。
近年来,库伦旗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广大群众逐步从“文化温饱”走向“文化小康”,为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增添了“砝码”。
文化惠民,首先是以城带乡送文化,开展机关部门结对联系村镇的“文化营养餐”活动。年初以来,通过“六送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全旗各部门共送出各类文体活动60余场,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各社区也与偏远行政村进行“文化结对”,鼓励社区的秧歌队、四胡协会、健身俱乐部等到农村发展,将文明时尚的休闲、健身方式传递到农村。
与此同时,该旗还巧设载体,着眼基层“种”文化、“育”文化。眼下,全旗186个嘎查村,村村都有了“农村文化指导员”,全旗建成了70个“草原书屋”、30个流动书屋、9个文化图书室;该旗财政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预算,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村文化团队创新,迄今共培育出36支特色明显的文体团体,并培养群众文艺骨干1200余人。
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带来了库伦旗文化的繁荣,并推动了全旗进一步广开渠道、掀起文化建设热潮。该旗先后举办了“中国·库伦首届安代文化艺术节”、“三大寺”宗教旅游文化节、库伦民歌大赛、库伦山水传说说书比赛等活动,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深入弘扬。如今,蒙古族安代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鲁、库伦荞面制作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宗教历史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饮食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根雕、盆景、水泥雕塑艺术品和演艺影视、文化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惠民工程”不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也让不少“新库伦人”分享了快乐。在该旗某企业打工的姚东等来自山东临沂的外来务工者说,现在能经常看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记者 仇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