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种的是反季节滑子菇,从4月10号出菇到现在,已经采了1万多斤,今年仅滑子菇收入能达到300万元。”4月26日,在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平安村的食用菌基地,郭富和几名工人边摘蘑菇边说。不一会儿,一个个筐篓便被金黄色的小蘑菇填满了。
10年前,郭富带着食用菌培育技术从河北来到扣河子镇创业,如今他不仅建起了自己的企业,还把种菇技术传授给了当地的乡亲们。正在牛古图村组织蒸料、接菌生产的王子才就是跟着郭富种蘑菇富起来的。“国家提倡科技兴农,咱农民不能再靠天吃饭。现在政府出资帮助建菇棚,公司保价回收还半价赊售菌棒,稳赚不赔,这样的买卖谁不干?”王子才把家里的田全部承包出去,改行种蘑菇,今年还搞起了规模化生产。
“今年香菇保底收购价又提了3毛钱,每斤达到4块3,公司的收购点就设在村里,啥时候送啥时候收,过完秤就点钱。”苇子沟村农民郑德文从去年开始除了种山杏也种起了蘑菇,而且还很有研究:“种蘑菇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蒸料和接菌,料蒸足32小时才能完全灭菌,接菌时还要避免杂菌污染……”
现在,当地的滑子菇、香菇、平菇、黑木耳4种产品已经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成为无公害产品。
“食用菌生产的原料全是锯末、稻草、牛粪等农牧林业副产品,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我们在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扶持这项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广反季、顺季交替生产技术,打造绿色品牌提升农户生产效益,今年滑子菇、香菇等生产规模已扩大到500万棒,预计农民可增收1000万元以上。”扣河子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记者胡芳 通讯员李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