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巴音朝格图嘎查,一批批身穿统一服装的治安联防员,或骑马或骑摩托车纷纷来到嘎查队部所在地。由此,2012年阿左旗“都贵楞”(汉语意为小组)治安联防工作正式启动。
近几年,随着贺兰山移民搬迁、退牧还草、草原奖补等惠牧政策的执行,阿左旗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搂发菜、挖苁蓉、打草籽、捕蝎子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和农牧区盗抢牲畜案件时有发生。草原监理、公安执法部门由于服务半径大、执法力量不足以及案件的随机性等因素限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维护牧区稳定、增强社会治安力量,阿左旗综治委按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培育和树立了一批旗直机关部门、苏木镇、街道社区平安建设典型,“都贵楞”治安防范模式是其中较为成熟和成功的典范。
据悉,巴润别立镇根据辖区嘎查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在上海嘎查、巴音朝格图嘎查试点开展“都贵楞”治安防范模式。嘎查群众按照就近和快速反应原则形成若干个“都贵楞”,每个“都贵楞”设一名组长。牧户根据“都贵楞”安全防范职责,经常保持相互间的电话联系,及时保持与辖区民警的通讯联系,做好过往车辆、商贩和过路人员的相关记录。一旦发案,牧民及时与“都贵楞”组长、成员和派出所联系,从而达到快速围追堵截的目的。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巴音朝格图嘎查“都贵楞”治安联防工作日趋成熟,并肩负起嘎查维稳、草原管护、草原消防等职责,“都贵楞”成员逐步发展到60余人,发挥了整体联动作用,做到了牧区治安联防一体化,形成了新型的牧区治安联防模式,确保了一方平安。(记者 方 弘 通讯员 甘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