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呼伦贝尔市免渡河林业局施业区发生罕见的干雷爆天气。12时53分,瞭望塔工作人员发现扎敦河林场施业区173林班和河南林场施业区178林班两处有火情,遂及时报告免渡河林业局森林防火指挥部。
防火指挥部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扑火预案。免渡河林业局防指总指挥吴俊山局长和其他防指成员,第一时间到局防火办坐阵指挥。
经过科学分析当前天气形势和起火点位置,防火指挥部果断决定,组建两个前线扑火战区。成立免小线48公里河南前线指挥部,由林业局党委书记马洪武任总指挥,成员由防火办主任吴国兴及各扑火单位带队领导组成,火场兵力55人,携带风力灭火机12台、灭火水枪15支,二号工具20把。成立免小线37公里河南前线指挥部,由副局长朱延房任总指挥,成员由防火督查办主任所福柱及各扑火单位带队领导组成。火场投入兵力220人,携带风力灭火机55台、灭火水枪30支、水泵3台、二号工具50把。迅速到达火灾现场进行扑救。
同时,命令全局各单位扑火队进入备战待命状态,免渡河森林公安局立即组成两个火因调查组前往起火地点迅速查明火因。在前方确定起火位置后,于14时40分,分别向呼伦贝尔市防指、牙克石市防指汇报了火情,请求直升飞机支援。各扑火队伍均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火场,一场人与火的战斗全面拉开。
科学布兵 重兵围歼 重点扑救
火场就是战场、火光就是命令,按照重兵投入、突出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扑救、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战原则,各林场专业扑火队在接到扑火命令后在第一时间迅速集结扑火队,由单位一把手亲自带队紧急赶赴火场,河南林场快速扑火摩托队携带两台风力灭火机第一个到达火场确定位置,为其他队伍快速到达火场确定了线路。
在艰难的扑火战斗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面对扎敦河挡住扑火队伍前进道路,为争取时间,带队领导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里,带领大家涉水过河,并始终冲锋指挥在前面。副局长朱延房不顾受过重伤的身体,在另一火场指挥八支扑火队奋战在扑火一线,榜样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斗志。经过全体扑火指战员3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于当日16时15分将明火全部扑灭,及时遏制了火灾的蔓延发展,森林资源得到保护。
预警准确 信息畅通 总结认真
在扑火战斗中,扑火指挥部通过超短波通讯系统、准确掌握火场发展态势,发布命令,做到火情明晰,态势清楚,科学决策,合理布兵。扑火作战时,前指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及熟悉掌握的火场周边道路情况,制定进兵路线,确保各扑火队伍及时、准确、快速行进到指定火线开展扑救。同时利用GPS定位技术及时准确确定火场位置、面积,做到了科学指挥,打赢了扑救雷击火的战斗。
此次扑火战斗,得到了呼伦贝尔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和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乌奴尔森警部队和呼伦贝尔市林航站直升机增援。
免渡河森林公安局火因调查组在接到命令后,立即组成两个小组,由防火责任区派出所所长亲自带队,第一时间前往火场查明火因。他们克服山高林密等诸多困难仔细排查、认真办案。经火因调查组一天的艰辛取证查实,此次两起火因为雷击森林火灾,雷击点位置确定,火场过火面积分别为39.41公顷和5.4公顷。
明火扑灭后,林业局200余名专业扑火队员,在局领导带领下分区分段确定责任,认真清理看守火场,广大扑火指战员士气空前高涨,各支扑火队通力合作,坚决不放过任何可疑地点,直到火场达到无火无烟无气。为确保安全,仍保留部分扑火队员看守火场,做到万无一失。(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邢毅 孙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