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各个路口,总有擦车的乞丐不时冒出来,让驾驶员措不及防。他们已经成为威胁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呼和浩特市的私家车主毛先生抱怨说。
6月10日,记者走访呼市的一些十字路口,看到多个或抱着孩子、或擦玻璃的乞丐,红灯一亮就见缝插针挨个车辆讨要施舍。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看上去特别危险,驾驶员们也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撞着这些乞丐,往往一个乞丐就可能造成堵车。高峰时间,交警都忙着疏导交通,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乞丐。
残疾乞丐、母女乞丐、失学乞丐、丢钱包乞丐,如今又开始出现擦车乞丐,街头乞丐的噱头也在不断花样翻新。这些四处流浪的乞丐不仅有碍市容,更给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他们究竟该由谁来管?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我们也想管,但是管不住。这些沿街乞丐基本都是职业乞丐,以此为生。救助站是自愿接受救助,无偿服务,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我们也没办法啊!”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站长青格勒图无奈地说,救助站每天都派出2辆救助车,在呼市街头巡视,对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在很多繁华路段都设有救助管理站的提示牌,上面有救助管理站的电话,如有需要,流浪乞讨人员就可以拨打电话,救助站就会派车去接。而现实是,几乎没有一个乞讨者愿意接受救助。冬季时救助站曾发放过取暖用的棉被、手套,这些乞讨者都会前来领取,其它时间根本没人搭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
“看到那些在街面、马路中央擦车乞讨的乞丐,我们也揪心。但我们执法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强制将乞讨人员收治,只能劝阻。”呼和浩特市市容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政策法规没有明确城管能否管理流浪乞丐,城管工作人员对街头擦车要钱的乞丐也没办法。
“针对擦车乞丐,我们要求民警、巡警、交警发现后,要及时清理,将乞丐带离现场。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是你前脚刚把他们带走,后脚他们就又回去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民警告诉记者,这些在马路上要钱的乞丐也很让他们头疼,呼市公安局为此专门开展过专项清理沿街乞丐的行动,但这些乞丐流动性大,今天清理了,明天就换地方,对乞讨行为又不能拘留,所以总是“随时清理随时复发”。记者感言:采访中,几家职能部门都迫于没有相关法律依据,而对街头流浪乞
讨人员无可奈何。管理管理,先要理清头绪,才能事半功倍,真正管好。有关部门如果能够联合执法,从源头上清理这些职业乞讨人员,从这些人租住的地方入手,对其登记,让其所在地主管部门协助清理,并不定期对租住在市郊的职业乞丐进行清理,相信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难题。(记者王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