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阿尔山市五岔沟镇失业人员急剧增加,为了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水平,稳定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五岔沟镇近几年立足区位优势,利用辖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转产转型,发展特色产业。
五岔沟镇积极推广“特种野猪”养殖,2010年招商引进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在五岔沟镇建起了占地30万平米的野猪繁育基地––“阿尔山市森众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工程共分三期,总投资5200万元,截止目前,已投资2200多万元建成占地12000平米的驯养园区,600平米职工宿舍及1200平米办公楼,均已投入使用,硬化路面500延长米。引进原种及二代野猪近千头,预计年存栏可达两万多头。带动25户农户发展野猪养殖。按年出栏500头野猪计算,年效益可在120万元左右。二期屠宰、冷冻及三期加工预计将在近两年内完成。
牛汾台育苗基地打井30眼,建设井房13个,育苗面积已经达1208亩,102户,育苗1亿株,主要品种为云杉、落叶松、樟子松,现已成为我盟最大的林木种苗繁育基地。今年,育苗基地在品种建设上,除了原有的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外,从生态建设和城镇绿化的角度出发,多树种、多品种、多功能上下功夫,紧紧盯住市场,积极自主研发嫁接野生灌木品种珍珠梅。并计划把山上野生多种乔灌木和珍稀灌木移栽到育苗园区建一个植物观赏园,育苗园区铺设灌溉渠网管线和喷灌设备、构建井房、凉亭、厕所、改造电力线路,完善基地内水、电、路的配套,使育苗园区更加屈于完善,布局更加合理。沿203省道牛汾台入口处,新建160多亩云杉母树林基地,重点培育适合本地的云杉苗木种子,以满足育苗的需要,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育苗基地今年以施用有机肥(农家肥)育苗为发展方向,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打造出自己的无公害、抗逆性强的有机苗木品牌,不断培育出优质的有机苗木,使育苗成为一项主要的支柱型产业。牛汾台育苗基地的建设也带动了五岔沟镇树苗产业的发展,目前,五岔沟镇和牛汾台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植了树苗,今年树苗价格高涨,大大促进了农民的收入。
近几年陆续投资900万元建设食用菌园区,目前,黑木耳菌棒年生产能力达500万棒,年产值1000万元,现已形成研发、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解决了380多无岗职工再就业。今年,园区采用最先进的液态菌生产技术,现已成功培育了液体木耳菌和液体野生蘑菇菌,液体菌种,周期短、产量高、菌龄整齐、成本低廉,液体野生蘑菇菌可在野外草原上撒种种植,计划明年将在养殖户中大力推广,未来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与此同时还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8人,年产黑木耳400余吨,园区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人均增收2400元。
近几年,五岔沟镇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生产和推广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进一步提高脱毒种薯的普及覆盖率,镇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补贴30户马铃薯种植户共计5万斤优良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扶持企业带动发展,兴安盟华铃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近几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种薯繁育达到了1000亩,种植有机马铃薯800亩,并在2011年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引进大型播种机、起土豆机、打药机、1000亩地喷灌机,并与周边20家农户订单,提供种子,负责销售,免费提供上门指导,带动他们致富,年人均增收2000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进行原种生产,已经组建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依靠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杨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