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古田县工商局在一黑作坊查获35吨用工业柠檬酸泡制的可致癌金针菇,这些金针菇正准备销往福州的一些食品加工厂和罐头厂。据悉,加了工业柠檬酸的金针菇保质期一般在10个月至1年,长期食用可导致低钙血症。黑作坊老板表示,“自家生产的,自己一般不吃。”从近年来工商部门查处的情况看,脏乱差的生产环境、不按规范的生产流程作业和以工业级添加剂取代食用添加剂等,是黑作坊的共同特点。而“自家产的不敢吃”,无疑暴露了他们漠视法律法规、见利忘义、图财害命的无德无良。按照国家对食品生产的要求,从事食品加工,应当使用食用级的添加剂和保鲜剂,并且有严格的用量控制标准,严禁过度添加和违规使用工业级原料。但由于同类原料的工业级和食用级存在一定价差,这就诱发了一些无良厂家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昧着良心以工业级取代食用级。
据药剂学专家称,用工业柠檬酸浸泡食品,化学残留会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过敏性疾病,甚至致癌。也许,黑作坊老板未必深谙用工业柠檬酸泡制金针菇的严重后果。但透过“自家生产的,自己一般不吃”的表白,人们可以断定,黑作坊老板至少对自己产品的有毒有害是心知肚明的。其实,仔细想来,“自家生产的自己不吃”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认知误区。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总少不了一日三餐,从每个人有可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生物链和关系网考量,在有毒食品充斥市场的大环境下,不会有哪个人能够独善其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害人如害己,损人也未必利己。因此,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每个人都务必摆正良心,恪守公德,做到生财有道。“自家生产的自己不吃”是黑作坊的自供状,它再次警示我们,制作有毒食品,绝非黑作坊的无知之举,而是恶意所为。遏制有毒食品不能指望食品生产者的良心发现和企业自律,必须强化食品监管并对违法者严惩不贷。(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