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元上都申遗 > 申遗动态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700多年前的世界大都会――元上都探秘之一
内蒙古新闻网  12-07-11 08:10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几名游客在“元上都遗址”旅游景点前合影留念(摄于2010年11月7日)。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安乐的宫殿有倒影,宛在水波的中央漂动;这儿能听见和谐的音韵,来自那地泉和岩洞。”这是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97年读到《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在“悠然神往”中所写的著名诗篇《忽必烈汗》里的诗句。

  刚刚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遗址,对于许多人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考古研究显示,位于首都北京正北180公里的内蒙古正蓝旗金莲川草原上的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第一个首都。这个与北京同在东经116度上的“草原古都”,曾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公元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的忽必烈,命汉族幕僚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河北“选地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为忽必烈藩王驻所。1260年,忽必烈在此称汗,将其作为临时都城;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正式定为元朝都城。1271年,将在辽金旧都燕京(今北京)兴建的中都改称“大都”,随即蒙元帝国实行以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的“两都巡幸制”。

  “六月似秋水”“六月亦冰霜”,这是元人描写上都气候的诗句,现在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

  “尽管从元朝起北京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首都,但作为‘夏都’的上都,对于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来说战略地位更胜于大都。”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说,元朝历代皇帝为避暑热,每年夏天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来此避暑游猎和处理政务。这符合当时管理多民族条件下经济形态的需要,也适应了游牧民族风俗传统,便于朝廷与蒙古各部宗王的联系。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虞集在《贺丞相墓志铭》中写道:“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

  “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影响世界和中国的重大事件。”王大方说,1274年6月,忽必烈在上都发布诏书派兵伐宋,1276年2月南宋皇帝投降,结束了中国自五代十国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几个政权并存割据状态,使中国从战乱中摆脱出来,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大一统局面,再度走向繁荣;同时,元朝辽阔的疆域超过汉唐,初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轮廓,也为元、明、清600多年的国家长期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元朝包括元世祖忽必烈等6位皇帝在此登基;忽必烈在上都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从而创立了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260年7月,忽必烈下令在上都发行纸币,使金属货币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此后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发行纸币,“全球货币发生的伟大变革,也是从元上都开始的”。

  “13世纪后半叶至14世纪上半叶,在欧亚草原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城市与它媲美。”王大方说,元上都在草原上的繁荣,不仅推动了中国北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也极大地加强了中外交通和中外关系。元朝在以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打破了欧亚大陆上的封建诸侯城邦的壁垒,连通了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交通,著名的“草原丝绸之路”起点就是在上都,每逢春天都会有大批商贩从欧亚各地赶来,以各种奇货异宝与元朝人士交易,从而实现了几大洲人民的了解与交流。

  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做生意的父亲、叔叔由意大利前来,在上都宫殿里觐见了忽必烈皇帝。之后,他在这里度过了16年,回国后口述了《马可·波罗游记》,使得元上都闻名于世。科勒律治的《忽必烈汗》诗篇,更是引发欧美贵族雅士对上都的向往。

  由宫殿、草原、森林、溪流构成的梦境中的上都,当时在西方国家被称作Xanadu,在英美的《韦伯英语大辞典》中被单独列为词条;欧洲天文学家还用它命名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几百年来,Xanadu成为欧美人士描绘神秘美丽地方的形容词,“亦有宛如仙境之意”。

  研究发现,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元朝时期传播到欧亚地区;由于忽必烈兼收并蓄的宗教政策,上都城内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教堂平等存在,成为当时世界的宗教中心。(记者贾立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京蒙联手促就业
挑战
吉祥草原祝福香港
勇敢的鄂伦春
备足车辆迎接暑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募捐支持“塞外粮仓”抗洪灾
四子王旗:祭敖包活动隆重举行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