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不仅仅是刘涛,她还是拥有相似经历的许多人。
小时候,她经常饿肚子,长大结婚后,20多岁的时候还曾和丈夫因找不到活干而3天没吃饭,这是她的1.0版生活,在这段生活中,她的衣食住行是穿补丁衣服、饿肚子、没房住、蹬三轮。她和家人一起努力,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了2.0版生活,升级版的衣食住行与过去相比强了许多。
从补丁衣服到满柜衣服
今年37岁的刘涛出生在赤峰市宁城县忙农营子镇坤头村,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刘涛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父母耕种土地的收成也仅仅是保证一家人不饿肚子而已,再无余钱。在刘涛的记忆里,15岁之前,她就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姑姑穿完了姐姐穿,姐姐穿完了她再穿。因此,她15岁之前穿的都是补丁摞着补丁的衣服,五颜六色。
刘涛至今还记得,她小时候特别羡慕一个从不穿补丁衣服的小表姐,总是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一件新衣服。
冬天,刘涛和同村的孩子一样,穿的都是母亲缝制的棉衣、棉裤、棉鞋。她说,那时候穿的厚棉裤,往那一放都能立起来。由于买不起内衣,棉衣棉裤里面都被汗水浸泡得发亮,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把棉衣棉裤压在脚下的被子里,早晨起来穿才不会太凉。
16岁那年,刘涛辍学到辽宁省鞍山市的一家砖厂打工,苦干了4个月,挣了500多元钱。发工资后,刘涛就去商场花了12元买了条黑色的裙子,花15元买了件白色的半袖衫。穿上新衣服后,刘涛还特意照了张相片。
20岁时,刘涛与邻村小伙子李忠玉结婚了。结婚时,由于丈夫没钱,刘涛自己花钱买了一身衣服。10年前,刘涛狠狠心,花1800元给自己买了一件皮大衣,当时还觉得特别奢侈。两年前,刘涛又花两万多元,给自己买了件貂皮衣服。
如今,刘涛打开自家的衣柜,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经常在外出办事时,刘涛打开衣柜,总是左挑又选看穿哪件才合适。
从饿肚子到想吃啥就买啥
坤头村的耕地旱地多水浇地少得可怜,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刘涛小时候,家里人一年四季吃的几乎都是玉米面和小米,菜则是自家院子里种的,但是到了冬天就基本没菜吃了。
那时候,刘涛家里养着几只大母鸡,这是一家人零花钱的主要来源,刘涛的母亲经常提着篮子到集市上卖鸡蛋,家里人平时一颗鸡蛋也舍不得吃。当时,大米和白面是刘涛家特别珍贵的食物,只有过年或者来贵客时才舍得吃一点。刘涛说:“家里来了客人,就会炒上一盘鸡蛋,蒸一点米饭或者包饺子。给客人吃米饭或者饺子和炒鸡蛋,家里人依旧吃小米饭和玉米面的大饼子。我和姐姐、弟弟看着桌子上的炒鸡蛋、大米饭就会馋得流口水。”
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刘涛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夫妻两个人还开过面包房。在开面包房那段时间,刘涛夫妇由于贫困,整整半年买不起猪肉吃。
在刘涛20岁那年,夫妻俩由于在城里找不到活干,曾经有过连续3天没饭吃的经历。刘涛说:“由于生活艰难,我在怀着女儿7个半月的时候,还跟着丈夫在工地的架子上干活儿,有一次我差点从架子上摔下来。后来,每当干活挣了钱,丈夫就请我吃荞面饸饹。有时,丈夫也给买我特别喜欢吃的糖葫芦。那时候,我觉得吃荞面饸饹和糖葫芦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刘涛的丈夫李忠玉涉足建筑领域,搞装修工程挖掘到创业的第一桶金,家庭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如今,刘涛家的冰箱里肉、蛋、海鲜类食物不断,每天想吃什么就去买什么。此外,叫上几个朋友或者和家人去饭店定个雅间,花个千八百元吃一顿饭,对于如今的刘涛来说,已经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了。
从居无定所到宽敞的楼房
16岁之前,刘涛和众多生活在农村的人一样,居住的是平房,一家人都睡在一个大火炕上。刘涛外出打工的第一站,是在辽宁省鞍山市的一个砖厂。在砖厂打工期间,刘涛与十六七名女工友居住在四处漏风的工棚里。
次年,刘涛又前往沈阳市的一家养鸡场打工,干得活又脏又累。此时,她虽然住在一间单人宿舍里,可宿舍与养着1万多只鸡的鸡设相邻,每天睡到三四点钟就被鸡叫醒了。后来,刘涛跟随丈夫在赤峰市制作面包时,制作面包的地方其实就是个废弃的厂房,夫妻俩就住在这个厂房里。不做面包生意后,刘涛和丈夫、女儿就开始了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生活。多年来租住的都是简陋的平房,究竟搬了多少次家,刘涛自己也记不清了。
刘涛说:“那时候,我们租赁的房子有的有火炕,有的连个床也没有,我们就只好自己找木板和砖头搭个床。为了省钱,冬天也不生炉子,屋子特别冷。直到女儿出生后,冬天才舍得买点煤生炉子。那时候,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楼房,不用再搬家了……”
2005年,刘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那一年,李忠玉承包的一处工程由于发包方没有现金支付,就将一套90平方米的楼房顶账给了李忠玉。同年11月16日,他们搬进了自己的新楼房。
在这处楼房里居住了两年后,李忠玉又在赤峰市新城区做工程,顶账回来一套114平方米的楼房。于是,刘涛又跟随丈夫搬进了这套更大的房子里,在这处房子里,刘涛的儿子出生了。如今,刘涛居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一家4口人其乐融融。
从破三轮到夫妻俩各开各的车
刘涛的交通工具也是在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面包车、小轿车这些不同档次的车辆,折射出来的是刘涛家庭生活的变奏曲。
在刘涛的少年时期,因为自己家里最初没有自行车,所以她就特别羡慕有一辆自行车的姑姑家。后来,父亲买回来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可把刘涛高兴坏了。结婚时,婆婆给刘涛1000元,让她买一辆自行车,可这钱没等买自行车就被丈夫花了。刘涛和丈夫在赤峰市开面包房时,买了两辆破旧的三轮车。那时候,刘涛每天都蹬着一辆破三轮车走十几里路去购买制作面包的面料,丈夫李忠玉则蹬着另一辆破三轮车出去销售面包。由于没有自行车,刘涛即便是去购买一小袋酵母,也要蹬着叮当响的三轮车跑十几里路去买。因此,她当时特别希望能有一辆自行车,可就是买不起。
面包生意失败后,刘涛夫妇把两辆三轮车都卖了,又开始去打零工。此时,刘涛花30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骑着去找活儿干。后来,两个人打工挣了点钱,就以1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旧摩托车。在刘涛的记忆里,这辆摩托车声音特别大,还经常坏在路上。
李忠玉涉足建筑装修领域赚了些钱后,他们又花了1万元买了一辆旧面包车。刘涛说:“当丈夫把车开回家,我坐在车上的那一刻,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汽车,虽然是旧车,可这也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随着生活档次的不断提高,刘涛家里交通工具又快速更新换代。由于面包车总出毛病,刘涛夫妇又买了一辆中华骏捷新车;到了2008年,刘涛购买了一辆10多万元的尼桑骊威小轿车;2009年,李忠玉又给自己换了一辆丰田越野车。
如今,刘涛和丈夫李忠玉每人拥有一辆汽车,平时各开各的车,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首席记者张弓长)
【背景全链接】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迅猛攀升
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据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10%。
随着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8元,实际增长1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元,实际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这一年,也是内蒙古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也是在200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95.3亿元,较上年增长16.0%,其增速在全国排第3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
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78元,同比增长19.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6%。全区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达12948.46元,同比增长31.01%,其中消费支出达9281.46元,同比增长21.06%。到了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08元,增幅为15.3%,增幅超过了全国增幅14.1%的标准。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迅猛攀升,直接影响着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消费领域,而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折射出的则是社会生活不断发生着的巨大变化。
【说说心里话】幸福如花静静绽放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民生问题也是普罗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从衣食住行看百姓生活变迁无疑能得到最靠谱的答案。赤峰市民刘涛夫妇的衣食住行变化像一个万花筒,每一次转动都会变出精美的图案,浓缩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不断提升的幸福指数。
还记得20年前,小康生活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是小康社会,人们却只知道个模糊的概念,如细说各项指标却说不出个一二三,现在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小康社会的标准。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其中有3项最引人关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如今用小康社会的标准衡量刘涛夫妇的生活水准显然有些落伍了,他们的消费水平早已远远超越了小康迈进了富裕阶层,而在当年,这简直是一件无法想像的事情。在人们眼中,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其间隔了千山万水,简直遥不可及。如今,刘涛夫妇却达到了这个目标,而且他们不是个案,在他们周围大多数人都已经走进或正在走进富裕生活,咱们老百姓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幸福和高兴。
回顾刘涛夫妇的创业史,固然洒遍了辛勤的汗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可是他们也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后各项惠民政策的滋润,正是有好政策提供的肥沃土壤,才让他们的事业之花开出了最美的花朵。在好政策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的未来必定花开成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