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各企业药品加工车间内工人的一举一动就会显示在大屏幕上,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严格遵循生产工序,一目了然。随便输入一种药品的编号,该批次药品的产地、进货渠道、销售渠道、保质期等信息就能立刻呈现,如果某种药材投料量不达标,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近日,记者在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看到,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管中大显神通。
据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罗主任介绍,该局从2011年8月开始建设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目前已实现了对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医院制剂室的电子化监管;可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查看,并通过电子传感器自动采集上报关键环节生产数据和仓库温度及湿度数据;实时查询辖区内药品的分布和流向,为药品防伪、打假、追溯、召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初步实现了“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提高了药品质量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保障全市人民用药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久前发生的铬胶囊事件,以往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才能实现对问题药品的搜索、控制,现在借助电子监管网络,10分钟就可查清数量和流向,随后我们对这批问题药品进行追查和召回,迅速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罗主任说。 (记者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