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企业脉动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码”当先 保障食品安全
内蒙古新闻网  12-09-04 11:2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只要用手机拍一拍奶制品上的二维条形码,市民就能获取其从检疫到进入零售市场的详细信息,确保喝上“放心奶”;您是否购买的是“无公害”蔬菜瓜果,拍一下条形码便一目了然,它就是蔬菜瓜果的“安全标签”……这不是移动信息化的“蓝色畅想”,它已经真实的走进了万千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今年5月初,中国移动在湖北宜昌市开始试点推广食品流通追溯系统。不到两个月,城区所有乳制品经营者和700多家食品批发户100%的使用中国移动的食品追溯系统,实现了食品“来有影 去有踪”。广大市民只需要通过中国移动手机扫描条形码标识的蔬菜、瓜果、肉制品、奶制品等农产品,就可以查询到其供应商、生产基地、检测报告等具体信息,并可以及时举报虚假、错误信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蔬菜生产、流通及消费的全过程监控。中国移动“食品流通电子追溯系统”试点成功并正式启用,为宜昌市食品安全增加了一道“科技保险”。

  据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食品流通追溯系统详细记录了食品信息,包括批号、生产厂家、检验证明、保质期、去向以及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号码、相关资质等,而一些进口食品,通过条形码系统也可以查出入关报检时间、检疫监督单位等信息。问题食品会被系统自动锁定,经营户也无法再二次销售,工商部门也可及时发现,并进行监管、追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局面。

  在宜昌金东山大市场奶制品销售门市,正在选购鲜奶的宋女士说,现在购买时,她都会用手机扫描下这个不起眼的条形码。“这个系统操作简单,有了他以后,放心多了,扫一扫就行”宋女士表示。

  该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中国移动“食品流通电子追溯系统”平台,进货也不用再担心食品质量了。它不仅为特色农产品加办了专属“身份证”,也方便了消费者随时验明“正身”,对门店销售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王彤 ]

加固黄河堤岸
苍天圣地阿拉善
2000米速度马圈赛
金秋采摘“乐翻天”
记者采访白旗工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伦贝尔牧草丰收
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赛况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