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一脸坚毅、一身帆布工装,在包钢炼钢厂方坯连铸车间,见到刚下夜班的李军时,记者没有想到,眼前这位9年间献血24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正常人全身血量5倍的工人,竟这样纯朴。
今年42岁的李军,1996年来到包钢,他始终在一线工作,从没因献血请过一天假。9年中,作为包头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之家副队长的他,无偿献血已成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年冬天,血站来电话,急需机采血小板。正当班的李军来不及换下工服就往血站跑。当他赶到血站时,二话不说挽起胳膊就扎针抽血,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
“谢谢军哥,我妈妈身体里流着你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没有你,我妈妈扛不到今天。”这是李军手机上保留了3年的一条短信。
李军说每一句感谢都是行动的力量,每一个微笑都是奉献的回报,也是他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真的,当面对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时,当与一双双渴望生命的纯净眼睛对视时,恨不得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当稚嫩的声音喊出叔叔、阿姨救救我吧,你会潸然泪下,为了患者,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挽起袖子。”说到这,李军忍不住流下眼泪。
为了挽救白血病患儿的生命,李军专门成立了包头市红十字志愿者QQ群,成员都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这个群体一直在网络上努力扩大影响力。
每年的世界红十字会日、世界献血日,李军都会在广场、公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来,汇集点点爱心点燃白血病患者生的希望。
在李军和他的团队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支公益队伍中。一个病人急需AB型血,打工妹王菊花急忙赶去献血,后来还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包钢稀土冶炼厂女职工郭英,成为包头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白志强是今年包头市第二个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许志强、李勇等一批包钢人,都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记者 祝福 通讯员 代增丽 郝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