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看看餐馆里的怪现象
 

就餐后先开收据,然后让消费者择日换发票,是商家惯用的手段。高丹妮摄

  大街小巷里,各种各样的餐馆为人们提供了舌尖上的享受,但餐馆里的“猫腻”也时常“扎堆儿”。不信,记者带你一起看看餐馆里的众多怪现象。

  就餐容易要发票难

  “一个夏天,光因为要发票的事情,就跟餐馆老板生了不少气,他们总是用各种理由搪塞你。”提起餐馆吃饭不给开发票的事,市民林先生气不打一处来。餐馆不给发票的借口五花八门:“没发票了”,“不开发票就抹去餐费零头”,还有的直接设一个门槛,消费低于多少一律不开发票……“我在和平东街吃饭时,有几次是餐馆先给开个收据,说过几天有发票了,可以拿着收据换发票。除了下次再去就餐,谁有时间专门再去要一次发票?”市民陈女士对要发票的事很介意。

  不仅一些小餐馆不给消费者开发票,在一些大中型餐厅,不开发票的事也时有发生。除了变相拒开发票外,一些餐馆还会以不开发票可“抹零”或者“赠送饮料或小玩具”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不再索要发票。

  消费者在餐馆消费后,餐馆为其开具发票本就应该,可这顺理成章的事现在变得很麻烦。受访的消费者们纷纷表示,索要发票难几乎已成餐饮业“潜规则”。

   “霸王收费”为哪般

每张餐桌上都摆着收费消毒餐具。记者哈丹宝力格摄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对餐饮企业有明确要求: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时,必须在经营场所或菜单的醒目位置明示消费价格,同时应提供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非收费餐具,并明示消费者,让其在免费餐具和收费餐具间做出自主选择。

  记者走访乌海市多个餐馆后发现,如今中小型餐馆大多会为顾客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非收费餐具”却难觅踪影,也根本见不到收费餐具的消费价格公示。

  “每次出去吃饭,桌上已经摆好了成套的餐具,服务员也不会告知餐具是否收费,通常直到结账时才发现已经‘被消费’了。”家住天顺小区的杜先生告诉记者:“不过那也没办法,现在很少有餐馆同时提供免费和收费消毒餐具。照这个逻辑,顾客去菜市场买菜是否还得自己带上一杆秤呢?”杜先生无奈地说。“消毒餐具既然收费,那就应该干净点,可现在一些餐馆提供的所谓消毒餐具也让人不放心,偶尔还会在消毒餐具上发现食物残渣。餐巾纸也要收费,简直就是‘霸王收费’!”市民李艳霞说。

  此外,餐馆里还有名目繁多的收费:点了以后又退的菜要收费,压根儿没点的菜也出现在收费小票上,赠送的菜品后来又收了费,等等。受访市民表示,餐馆收费“猫腻”不少。

  消毒电器不插电

  餐具都在消毒柜里放着,但是消毒柜却没有一个显示灯亮着,显然没有插电源。记者 哈丹宝力格 摄

  “作为顾客,如果看到餐馆内有消毒柜,吃起饭来还是觉得挺放心。可细细观察才发现,餐馆消毒电器根本没有插电源,就是个摆设。”吕先生发现这个秘密后,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记者留心一些餐馆的消毒电器,发现某些餐馆内的消毒电器的确没插电源。

  在狮城东街一家餐馆,记者发现其消毒电器均未插电,便向一餐馆经营者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放个消毒柜会给顾客较好的印象,但消毒柜耗电量大,所以一般不使用。只要餐馆内收拾得干净,餐具洗得认真,顾客一般不会为消毒电器是否插电较真儿。”

  服务细节不讲究

  汪女士对餐饮行业的一些服务细节耿耿于怀:“有一次我正吃着饭,服务员竟然把一堆垃圾从我脚下扫过。还有,服务员手持苍蝇拍驱打苍蝇,端菜端汤时手指浸入菜品中,打喷嚏时不遮掩或者一边收钱一边为顾客拿餐具……”

  多数市民都对这些“不太讲究”的做法颇为反感,但一般不会较真儿。虽然很少较真儿,但还是希望一些餐馆能更注重细节,否则就餐环境打了折扣,对餐馆和消费者都无益。

  如此“扫视”一番,餐馆的“罪状”已经“一箩筐”。既然餐饮行业早就有各种餐饮卫生服务标准,希望餐馆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能遵守相关规定,让顾客在就餐时,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就餐环境。(记者 于海东 通讯员 王小娜)

[责任编辑 赵静 ]

加固黄河堤岸
苍天圣地阿拉善
2000米速度马圈赛
金秋采摘“乐翻天”
记者采访白旗工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伦贝尔牧草丰收
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赛况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