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   
【走基层·亲历内蒙古变化】今天的山曲儿唱得甜
 

  奇附林建于2011年的小二楼。记者巴依斯古楞摄

  “唱一支山曲儿献给你,这是咱准格尔旗的见面礼……”在准格尔旗黄河岸边小滩子乡龙抱湾村,传奇民间歌王奇附林用歌声,迎接我们的到来。

  奇附林家的院子不大,有三栋房子:一栋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一栋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还有一栋,则是光鲜气派、3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

  “土坯房是1963年盖起来的,砖房是2003年盖起的,楼房是去年花了30多万元盖起来的。咱一个唱‘山曲儿’的农民,能有今天的好光景,知足了。”说起生活的变化,奇附林满脸欣慰。

  一朵鲜艳的民间艺术奇葩

  奇附林所说的山曲儿,指的是在准格尔旗民间广泛流行的漫瀚调,它是在鄂尔多斯的文化艺术殿堂中被黄河母亲抚育的骄子,由土生土长在准格尔山区的蒙古族和汉族群众共同传唱,曾名蛮汉调或蒙汉调。一首漫瀚调“准格尔是晋陕蒙的三交界,漫瀚调是蒙汉人民的牵魂线……”唱出了漫瀚调产生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漫瀚调既体现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短调歌曲的特点,也融进了准格尔汉族劳动人民的乡音土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今,在准格尔旗几乎人人都会唱几段漫瀚调。它是准格尔旗的特产,已成为一朵鲜艳的民间艺术奇葩。由此,该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生于1953年的奇附林,从10多岁唱到今天,他的高音可以唱到A,比有男高音之王之称的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的高音要高几度。他把山曲儿唱到了大江南北,唱进了中央电视台,而他自己,也跻身“中国原生态十大歌王”之列。《音乐周报》一篇《西部歌王到京打擂》的报道说:“凡是听过漫瀚调顶级歌手奇附林演唱的人,必定会为他中音明亮、高音尖锐的演唱所震撼。如果说通常意义上的男高音能达到高8度,那么奇附林可以称为超男高音,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达到高11度。他久唱不衰的铁嗓子和朴实无华的表演技能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传统民歌那顽强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艺术魅力。”

  民间歌王的生活变迁

  “山曲好比牛毛多,三天唱不了一个牛耳朵”,奇附林用他跌宕起伏的山曲儿,带着我们走进了准格尔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桑岁月。

  “灯挂挂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挖米不嫌哥哥穷……”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奇附林对自己小时候所唱的山曲儿,依然记忆犹新。从唱词里,我们听出了那时生活的艰辛。

  “改革开放之前,准格尔曾是穷得出了名的地方。有的乡镇办公室里,居然找不到一张四条腿的凳子,得把凳子靠在墙上才能坐下。”准格尔旗文联的同志这样形容当时的窘境。

  生活贫困,没有电影、广播、电视,唱、听山曲儿成了当地人最大的喜好,他们几乎是“一出门就开唱”。自幼就耳濡目染、天赋奇高的奇附林10多岁就成了村里的“明星”。他用高梁秆做琴,空罐头盒做二胡,就地取材做各种乐器,“从天明唱到日落,从日落唱到天明”。

  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奇附林曾因一年仅挣70个工分,险些被生产队扣发一年口粮;也曾走村串户为人家唱山曲儿,混口饭吃。“文革”期间,山曲儿被禁,奇附林不得不改说快板,可谓磨难重重。“那时大家都穷,搭一块钱的礼还得让人家找回五毛钱,没办法。”忆起那段艰难岁月,老奇感慨万分。

  1975年,奇附林的儿子出生,由于爱人奶水不足,他出去借奶羊,突然发现村里来了个二人台戏班,看着听着入了迷,就跟上人家走了,这一走就是20多天。在这20多天里,奇附林边听边学,有时也登台表演,临回家时,他挣到了5块钱。那是他的第一笔“演艺”收入。

  改革开放之后,准格尔旗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发展,当地人的生活有了起色,奇附林的生活出路也多了起来:卖冰棍,下煤窑,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唱山曲儿的追求。“山曲儿出在山里头,唱上几声解忧愁。二套套牛车拉烧炭,不唱几声山曲儿走得慢。”奇附林那时所唱的山曲,不再显得那么“苦”,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

  山曲中所唱到的牛车,实际上是马车。生活快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准格尔人对生活越来越充满向往,他们这样唱着新的生活:“如今的光景真不赖,漫瀚调变成一道上桌桌菜。”1987年,在准格尔旗的民歌大赛上,奇附林与王金娥、杨锁柱、杨毛毛、王虎、田涛、赵金莲等一批年轻的漫瀚调歌手脱颖而出。

  说起当年生活的变化,奇附林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漫瀚调《巨合滩》:“绿茵茵的韭菜炒鸡蛋,笑盈盈端给亲亲热腾腾的饭。小河河踏石大河河桥,小店店也能给亲亲减疲劳。如今政策放了个宽,到处有营生到处是钱。”歌声里,洋溢着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赞誉。

  跨入新世纪后,准格尔旗也如全区其它地方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漫瀚调也有了庞大的传唱群体。2000年,在自治区“首届金元杯农牧民歌手电视大奖赛”的激烈角逐中,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的“百灵歌手”奇附林演唱的漫瀚调《栽柳树》征服了所有评委和数千名观众,喝彩声像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他和张在义、赵凤霞、王花的漫瀚调表演唱《夸一夸咱的准格尔旗》:“准格尔旗坡连坡来山套着山,就好像虎背熊腰、顶天立地的男子汉。26万兄弟姐妹就是那顶天立地的人,依靠科学勤劳致富垒起座座金银山……”高亢跌宕,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打动了马玉涛、拉苏荣、阿拉泰等评委的心,获得决赛最高分。

  走进发展新时代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准格尔旗发生巨变,奇附林和漫瀚调演唱者的歌声唱得也越来越高亢———“西部大开发,巨龙起了舞……”;“阳坡坡上砖瓦房那是咱的家。电灯电话电饭锅锅彩色电视,大车小车里里外外电器化。猪肉烩菜荞面圪团不稀罕,黄河鲤鱼辣子鸡丁鱼香肉丝伊利饺饺招待亲亲也不难。你在东来我在西,隔山沟沟叨啦几句知心话话,手里拿着对讲机……”

  “过去咱唱山曲在山沟沟里转,如今咱也上电视上露个脸。”奇附林用这样一首山曲儿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准格尔旗由穷变富,由富变强。在中国百强县排名中,准格尔旗排名第12位,在西部百强县中排名第一,成为自治区改革开放30年十大典型旗区之一。

  已然成名的奇附林享受到了准格尔旗的“特殊待遇”:作为优秀乡土人才,政府每个月给他800元津贴。今年7月,准格尔旗专门开会研究,将老奇的津贴涨到3000元。老奇激动地说:“这显然是晴天下雨明照顾呢。”

  如准格尔旗发展获得累累硕果一样,奇附林的演艺生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邀约不断,他经常与明星大腕同台演出,出场费也节节攀升。老奇的两个儿子也都成家立业,一个搞建筑,一个搞运输。“两个儿子都有车,日子过得可不赖呢。”老奇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相当高。

  生活发生改变的,不只是老奇自己。据统计,准格尔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五”末的11399元增至“十一五”末的2669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末的4705元增至“十一五”末的8766元。在该旗,农民开私家车、住楼房,已屡见不鲜。

  “以前,有首山曲这样唱:‘南斗星转,北斗星动,想你想得我得了一场病’。那是因为交通、通讯都不方便。如今,山曲儿可以这样唱:‘你爱我来我爱你,想你我就给你打手机’。”老奇幽默的说唱,逗得我们笑声不断。

  随着准格尔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旗里的文化事业。“我们每隔3年就要举办一次漫瀚调艺术节,眼下正在筹备第六届。”准格尔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英英告诉我们,“每届漫瀚调艺术节,都有一些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漫瀚调艺术发展的主力军。”

  作为第六届漫瀚调艺术节的评委,奇附林最高兴的事儿是参与的人多了:“上到77岁的老汉,下到8岁的娃娃,报名的人络绎不绝,这说明咱准格尔旗的山曲儿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临别,奇附林又唱起了山曲儿:千年的河水万古的风,准格尔崛起了一座太阳城,电气化的铁路昼夜不停地运,黑亮黑亮的煤炭一溜溜环保到天津……(记者包牧仁  刘国新  江新辉  王玉琢 巴依斯古楞 赵丹)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