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尔山市突出特色发展生态农牧业
内蒙古新闻网  12-09-17 16:18 打印本页 来源: 兴安日报  
 

  近年来,阿尔山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优势,坚持以生态为基础,健康为底蕴,绿色为标志,特色为重点,围绕以小博大、以精博广,为旅而农、为旅而牧,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理念和既定的发展战略,围绕10万亩水浇基地和6万头特种养殖基地建设,矿泉蔬菜、脱毒马铃薯、卜留克、有机种苗以及野猪、鹿狍、林蛙、食用菌等特色种养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农牧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保环境,努力实现生态与农牧业协调发展

  该市抓住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政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禁牧退耕工作力度,完成了全市3.6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积极争取家庭生态林场退出补偿资金,推进重点区域内家庭生态林场的退出和转型工作,坚决遏制住生态环境继续被破坏的势头。

  认真组织做好高寒地区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建设,促进全市退耕还草和舍饲养畜工程发展。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时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人工种草业发展。为发展高产优质草种,2012年,阿市在天池镇杜拉尔村开工建设牧草种子繁育基地项目,目前已开始种植猫尾草,今年计划种植猫尾草500亩,可产草籽1万公斤。

  抓特色,积蓄农牧业产业发展后劲

  结合阿尔山耕地面积有限、农作物生长期短等客观实际,继续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在积蓄产业发展后劲上寻求新突破,继续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化发展路子。

  一是抓“三大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野猪养殖方面,按照年存出栏5万头的规模,今年野猪种猪繁育基地将引进种猪2000头,新增养殖户40户,今年上半年,全市野猪存出栏已达到21300头。野生菌培植方面,2012年五岔沟食用菌园区进一步扩大规模,全年计划建设完成24个食用菌养殖大棚,预计今年全市食用菌菌棒可达700万棒;目前已与北京小黑龙集团签订产供销合同,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卜留克种植方面,2012年全市卜留克种植面积5000亩,其中订单种植面积由2500亩增加到3000亩。二是抓“五大特色基地”的规模发展。认真做好矿泉蔬菜园区、脱毒马铃薯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林蛙养殖基地、鹿(狍子)养殖园区的基地建设。矿泉蔬菜示范园区东侧累计建成46个蔬菜种植单元、6座生态示范园;西侧建成“琴弦式”新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50栋。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完善了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矿泉蔬菜大棚附属生产用房建设。马铃薯种植业方面,上半年引进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夏坡蒂,并签订马铃薯回收合同2000亩,实现了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围绕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优化五岔沟以南以马铃薯、中草药为主,五岔沟以北以卜留克、矿泉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布局,以白狼镇为代表的鹿狍养殖基地。

  创品牌,加强农牧业产业品牌化建设

  依托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该市积极组织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为企业介绍“三品”认证程序,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免费为企业做好申报材料及其它相关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认证2项、绿色认证1项、有机食品认证6项、无公害认证5项,有机小麦面粉正在申请当中。

  今年,该市积极推进白狼林业局的木耳、白狼种植业协会的大麦和燕麦、五岔沟金土地农场大麦的有机认证。通过品牌认证、标准化生产和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及强化动物防(检)疫来加强对农畜产品的监管,完善检测手段,从源头上保证农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同时,以开发“绿色食品”和优质名牌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在卜留克、食用菌、矿泉蔬菜、马铃薯种薯和野猪等一批重点特色产业、产品方面积极进行包装、打造,努力树立阿尔山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名、特、优产品。到2013年,力争创建标准化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无公害认证22万亩。

  树龙头,推进农牧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龙头企业培育上,该市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办法,切实打造“产业航母”。目前已实现野猪存栏2万余头、鹿狍7500只、林蛙100余万只、食用菌600万棒的规模。

  为继续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将继续扶持壮大明水河滑子菇产业、五岔沟国森、森众等企业,逐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合力经营的产业龙头。继续发挥农牧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市现有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20余家,农牧户的产品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和培育经济实力雄厚、具有良好市场运作能力、市场信誉度高的资深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牧业产品的附加价,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市场化格局。

  强服务,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机制,加强监管,不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防、检、监”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春秋两季集中防控行动,统一组织、分片免疫、整体推进,以提高免疫密度,保证免疫质量。同时努力开展日常性动物检疫监督,进行了布病追溯性调查和消灭疫源疫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旅游季节动物产品市场整顿工作,努力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争取各类项目和惠农惠牧资金,为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2012年上半年已经确定争取到的马铃薯原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项目资金等各类农牧业项目及惠农资金共计453万元。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完成参保亩数为271259亩,参保金额461933.4元。(高雪梅)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草原上的图书室
新学年开始了
带着毛驴闯市场
动态清零 零就业家庭
胜利者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秋菊绽放塞外青城
内蒙古博牙高速公路即将开通运营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