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噪音污染谁来管?
 

  【观点】乱麻还得快刀斩

  噪音真是件伤脑筋的事。看字形,“噪”字四个口,应该是从许多嘴里发出的,事实上有嘴的没嘴的都在叫。噪音一天比一天凶,成为一大公害,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有人说习惯就好了,错!习惯只是麻木,并不等于你像野猪一样长出抵御外侵的厚皮,其实照样在受噪音的伤害。

  治病先得把脉,噪音严重扰民不外乎三大原因:一是城市人口骤增,人多自然噪音大;科学发达,时代进步,机械和电器的大量使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谁也不肯沉默,声音花样百出,嗓门儿一个比一个大。二是人的素质差生成的噪音。比如车辆违法鸣笛,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第三个原因就是利益所驱,钻头不顾腚,只要有利,吵死人也不管,比如沿街店铺用音响设备吼塌天叫卖,建筑工地在休息时间还机械轰鸣。

  噪音治理挺麻烦,简直像一团乱麻。法不制轻,法不制众,这两点都让噪音占上了。释放噪音不同于杀人放火贩毒,虽然也有触犯法律一说,但毕竟要轻得多,且不好界定,这种嘻皮笑脸触犯法规很难治理。另外,放噪音如同街头骑自行车闯红灯,一个两个人闯好办,大多数人都闯,交警也只能一脸苦笑。麻烦归麻烦,噪音这团乱麻不能扔开不管。说实话,在治理噪音上,我们没多少作为,在吵翻天的公共场所,连一条“请勿喧哗”的提示也很难看见,这也是噪音这株有害植物任性疯长的重要原因。乱麻要用快刀斩,治理噪音纷繁的乱象力度要大。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一个也不能少。首先要形成治理氛围,如果形成像禁止吸烟那种态势,噪音就会轻得多。解决噪音是个综合治理工程,有关方面要九牛拉车,个个发力。驾驭协调“九牛”的角色,非政府莫属。(徐翔麟)

[责任编辑 赵静 ]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彩色雾凇”美景
安居工程安民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胡杨叶黄引“拍客”
内蒙古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