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念淑兰和她的养老院
 
 

  念淑兰给李兰英老人喂饭。

  变成植物人的这位老人到养老院整3年了,孩子们非常放心。

  “再吃几个饺子吧。

老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念淑兰院长不在时养老院就不像个家”,这是住在富乐轩养老院的老人共同的心声。

  2009年,赤峰市红山区的念淑兰,因为一句赌气的话办起了一家养老院。

  2008年冬季,念淑兰把母亲去世后一直由姐姐照顾的老父亲接到家中。尽心尽力服侍公公婆婆辞世的念淑兰觉得,姐姐照顾父亲11年,付出了太多,而且自己没能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她毅然决然转租了一直是自己在经营的门脸房,准备全身心照顾好体弱多病的父亲。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来到她家刚3个月,父亲也去世了。

  父亲去世的第7天,念淑兰对丈夫诉说着自己没有照顾好父亲,并赌气地说了句:“咱家的四层楼别开旅店了,办养老院吧。”

  几个月后,念淑兰经营房地产多年的丈夫告诉她房子装修好了去看看吧。到地方一看念淑兰傻眼了,丈夫真的把3600多平米的四层楼装修成了养老院。

  就这样,因为一句赌气的话,158位老人有了个温馨的家。

  开业几个月后,入住的老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念淑兰却开始每天以泪洗面,回家就和丈夫闹,说不想干了。

  因为她每天面对的老人有的脾气不好、身体不好、有的心脏病非常严重、有的残疾、有的半自理、有的完全不能自理……在管理当中老人说重了不行,说轻了不听。念淑兰感慨:“为什么我家的4位老人那么好,为啥这些老人就不一样呢?”

  对本来就不好招聘到的护工,管得严格怕辞职走了,管得松了怕对老人不好……

  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那一年念淑兰哭了无数回。丈夫的不断鼓励让她咬紧牙关继续向前。

  经过一年的调整磨合,养老院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护工的工资在全市同行业最高,老人们也接受了念淑兰。

  每天早晨6点多上班,中午不回家,下午8、9点下班。一年当中自己休假就几天时间,几乎所有节假日都和老人们一起过。“下午有事走得早了,晚上9、10点肯定要回来看一眼”念淑兰说。

  去年,院里来了个92岁的李兰英老人,患有老年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刚来院里谁给喂饭喂药都不行,老人说他们要害自己,结果整整4天没吃饭。最后,念淑兰劝说老人自己是她的亲外甥女,待老人相信后,才肯吃了她喂的饭和药,别人喂就不行!而这一日三餐二药,一喂就是2年。

  “只要老人有难处,我都愿意帮忙,只要是老人的利益一定帮他们争取回来”,念淑兰为院里老人打了好几场官司。

  来自宁城县的张素珍老人,经常被儿子儿媳虐待。2010年3月,当时她住在别的养老院,儿子儿媳得知她有6万元存款后用尽办法据为己有后,怕被揭穿打算把她绑架回家,在同院老人的帮助下,凌晨4点从后窗户跳出,逃到了念淑兰这里。听了老人的经历,念淑兰和丈夫决心无条件帮助老人,经过丈夫和老人无数次辗转于宁城县,2011年,最终法院判决儿子归还老人的全部存款。

  80岁的刘金栋老人,离婚后所有财产被前妻占为己有,念淑兰听说后自己掏腰包请律师为他要回了10万元补偿金。“刘叔人可好了,要不是为了躲避总来闹事的前妻,现在肯定还在我们院里。”

  3年当中,念淑兰看出心梗、脑梗老人身体不适就马上送往医院,“通知家人等亲人接走,耽误了治疗那可不行”她说。亲人在外地的老人,她自费给办理住院,有时医院找不到护工,她和丈夫轮流护理老人,直到孩子们赶来。很多时候,是她挽救了这些老人的生命。

  去年重阳节,院里老人有演出,疲惫的念淑兰节前一天在楼里晕倒了。她被抬到办公室休息,老人有的哭了,有的拿来了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有的一直扒在窗户上看着她。她说“看到老人们这么疼我,当时心里别提有多热乎了。”

  “院长不在时养老院就不像个家”,这是住在富乐轩养老院的老人共同的心声。

  念淑兰的养老院苦心经营了3年,但是她对老人的情怀丝毫没有改变。如今,在城郊她的第二家、第三家养老院正在筹建当中。

  养老院一楼挂着两面锦旗,其中一个上写道:“关怀之殷胜于骨肉,敬老养老弘扬美德。”(记者 哈丹宝力格 徐永升 实习生 南贝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赵静 ]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彩色雾凇”美景
安居工程安民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晚秋雪景
内蒙古迎来粮食丰收季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