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非法营运埋隐患 莫图方便乘“黑车”
 

  最近几天,本报相继接到一些读者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在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附近遇“黑车”。10月16日上午,记者在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附近走访时发现,方圆四五百米的地方都有人拉客,他们物色着过往人员,感觉像乘客的就主动上前搭讪。尽管车站内的喇叭反复呼吁乘客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到站内购票乘车,但车站外仍有不少乘客还是跟着拉客人员走了。

  记者了解到,跑黑车的不仅有小轿车,还有中巴车、商务车,分布在国贸批发市场、王府饭店、红旗街口等附近,有的车辆甚至停在大庆路上,主要以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为主。

  记者与多名乘客交流得知,他们选择“黑车”的原因,一是未进站时就被“黑车”车主“截”走;二是图方便,从车站上车需要购票、候车、检票,而“黑车”拉满人就走。

  “黑车”的存在给正规的客运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据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工作人员介绍,仅呼市到包头的班车每天就有57台,基本是15分钟一趟,有时因乘客被“黑车”拉走,人员不足,某一班次只好取消。一位跑呼包线的车主告诉记者,粗略估算站外的“黑车”大约有200多辆。对于“黑车”扰乱客运市场的行为,车站工作人员与合法车主都表示深恶痛绝,同时也很无奈。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正规营运的客运班车都投保了承运人险,即使发生意外也有保障,而乘坐“黑车”如果出事,会导致索赔困难。

  10月12日,由呼和浩特交警支队、呼和浩特新城区交警大队、呼和浩特运管局、公交分局和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等四部门组成的打击“黑车”专题会议在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召开。会议要求各部门应充分认识违法营运给首府客运市场带来的冲击,最重要的是给乘客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要求各部门紧密协作、各司其职,有效整治非法营运。

  当日,呼和浩特市运管局、公交分局驻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派出所、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就联合查扣了两台分别由浙江省温岭市及四川省泸州市发往呼和浩特市的非法载客营运班车。这两台车的牌号分别为浙J76270和川E42116。经运管部门初步核实,这两台车辆属于伪造包车牌进行非法旅客运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运管部门当场查扣了车辆,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对车辆所载的乘客实施了分流运输。(记者刘春芳 通讯员杨永刚 实习生乌力娅丝 南贝)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金秋喜事有几多
“水稻之乡”喜增收
乌海葡萄丰收了!
集贸市场人头攒动
“彩色雾凇”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晚秋雪景
内蒙古迎来粮食丰收季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