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好!”
——呼伦贝尔市“三少”民族生产生活见闻
深秋的大兴安岭,淡雅沉静。山路蜿蜒,记者的心也波澜起伏:经过10年科学发展,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这些聚居于呼伦贝尔的“三少”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使鹿部落”明星多
白桦婆娑,秋水湛蓝,从额尔古纳到根河,100多公里的路程,仿佛穿行于油画之中。
“以前从海拉尔到根河,得颠簸一天。”司机老张是根河人,他记得,眼下这条路修通已经有10年了。“自打修好了这条路,从海拉尔到根河也就是三四个小时的事儿。”
路边,一条已经开工的一级工路正在紧张施工。“等这条路通了,去敖鲁古雅就更方便了。”老张很期待。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座落在根河市郊的西乌契亚河畔。过去,这些鄂温克群众生活在远离城市的深山中,以打猎、养驯鹿为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使鹿部落”。2003年,他们响应政府号召,搬迁至现在的新址,开始了新生活。
峰回路转,一片散溢着北欧风情的房屋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敖鲁古雅。家家户户都是用木材包装的二层楼,由政府免费提供,条件特别好!”老张主动当起了导游。
“2003年刚搬迁的时候,政府为猎民提供的是平房。几年前,为了打造敖乡旅游品牌,又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成了欧式二层楼。”敖乡的副乡长何勇告诉记者。
离城市近了,鄂温克猎民的神秘生活和特有的文化就能尽情地展现给世人,敖乡因此成了呼伦贝尔最抢眼的旅
游目的地之一。“每年来的人‘海’了。”当地人很兴奋。
猎民们没闲着,户户开了家庭旅馆,许多人还经营着猎产品商店。
布丽娜把自己家的小二楼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接待小型旅游团队。“外面来的人很喜欢住老乡家,他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这个夏天,布丽娜没少接待外地游客,收入也不错。“给你一张我家的名片吧,再来敖乡到我家住。”记者发现,布丽娜的名片上留的不只是手机号、还有QQ号、邮箱,甚至还有淘宝店。
乡政府西侧,一栋气派的大楼正在施工。“这是敖乡的星级酒店,就要封顶了。”何勇边介绍边拉开车门走,“领你们去猎民点看看!”
汽车在山林中穿行了半个多小时,在一块写着“布冬霞部落”的牌子前停了下来。猎民布冬霞穿着红色民族服装,笑呵呵地出来迎接我们。
“驯鹿要吃苔藓,只能在山林里生活。猎民们搬迁下山后,为了养鹿,保存了8个猎民点。”当地的朋友告诉记者,“这样做,既保存了鄂温克猎民的传统文化,也成了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秋叶由红变暗,忙碌的布冬霞也渐渐轻松。刚刚过去的旅游旺季,布冬霞一天最多的时候要接待二三百名游客。“累是累,但收入不错,十几万元是没问题。”布冬霞美滋滋的。
“想看看鹿吗?”布冬霞把手放在嘴边,发出呼喊。很快,鹿铃声声,一群驯鹿不知从哪儿突然冒出,簇拥到了布冬霞身边,这场景如梦似幻!
鹿群中,一头高大健美的雄鹿特别引人注目。鹿王“小旗号”,脾气好,见过大世面,拍过电影,颇有“星范儿”。“以前在山上时,我家里只有几头驯鹿,一年收入不过几千元。
现在有四五十头鹿了,常常有客户早早就定好了鹿茸。”布冬霞告诉记者,不少人想出高价买“小旗号”的茸,她舍不得。
布冬霞没意识到,自己也是“明星”。天南地北的游客来到这里,都把镜头对准了她。许多人都是慕她名而来。
“敖乡人人都是明星,山林母亲玛力亚索、自己设计服装的阿荣布、活地图何协……”根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一口气数出了好多名字,“这些年,媒体高度关注敖乡,几乎把这里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了。”
今年,根河机场开通了至海拉尔、满洲里的航班,票价也就二三百元,敖乡离世界更近了。
放下猎枪生产忙
告别敖鲁古雅,一路向东,就进入了鄂伦春自治旗。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也打不尽……”这首脍炙人口的《鄂伦春小唱》,不知打动过多少人。
歌中描述的是曾经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鄂伦春人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结束了游猎生活,实现了定居,1996年,鄂伦春人放下猎枪,全民禁猎,为保护大兴安岭的生态做出了贡献。
自2008年以来,鄂伦春旗建立了1000万元的“猎民生产发展基金”,解决猎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十一五”期间,累计在猎区实施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项目167个,投入资金5.6亿元。猎区的交通、通讯、住房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布库尔猎民村的一排排“别墅”掩映在山水之间,仿佛是一个欧洲庄园。干练的村支书孟亚静带着记者参观村里的产业:绿色农产品基地里,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生态园中,长满了榛子、树莓;养殖园里,梅花鹿、马鹿、野猪悠然自得;旅游景区内,沙滩浴场、水上餐厅特色浓郁……
“这些项目都是通过各级政府的扶持建起来的,猎民们能干啥就干啥,都参与劳动,年底分红,积极性可高了!”孟亚静告诉记者。
这些天,孟亚静正琢磨着让猎民们多养点马。“猎民养马在行,鄂伦春人的猎马也很有名气,多养点马,出售、搞旅游都能增收。”目前,多布库尔村的马场里已经有116匹马了。
国庆节前夕,村里接回了一辆新校车。村里的孩子都在大杨树镇里上学,有了校车,安全就有了保障。孟亚静和大家商量,雇司机的费用从集体经济中出,村民们没有一个不同意。“猎民现在越来越重视教育了。”孟亚静说。
与村里的其他人相比,猎民吴苏海是较早致富的。放下猎枪之后,他种了30多亩黄豆。第一年不会种,才挣了50元钱。吴苏海挺倔,到处学技术,学管理,第二年就纯挣了一万多元。如今,吴苏海种了100多亩地,爱人也在镇里商场打工。夫妻俩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现在,像多布库尔猎民村一样,全旗7个猎民村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野猪、狍子、鹿等特色养殖,桦子菇、黑木耳、猴头等食用菌特色种植,葡萄、西瓜、蓝莓等绿色农业生态园、鄂伦春民风民俗度假村、家庭游等特色旅游等,都成了猎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当地一位领导告诉记者。
晚餐时,当地朋友唱起了《新鄂伦春小唱》:“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告别了千年的古老,放下猎枪走下了高高的山岭,新天新地新感觉,新新的猎民村,新山新水新时代,新新的鄂伦春……”
嫩江之畔新生活
南出大兴安岭,进松嫩平原,也就进入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著名的“曲棍球之乡”。过去,达斡尔人在这里渔猎、放排,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今,各族人民群众正手挽手续写着新的传奇。
尼尔基水库旁边,腾克镇新建的旅游度假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村子里清一色典型的达斡尔民居,与如画的风光融为一体。
镇里的干部说,“旅游村是靠上级的帮扶项目建起来的,总共20户。当地的达斡尔村民不用花钱,就可以承包经营,报名的人可多了。”
“人”字形的柳编顶盖,雕着花纹的隔扇门,辛忠娥的“旅游之家”处处透着达斡尔风情。去年,辛忠娥把自家的土地承包给了别人,进入旅游村搞起了家庭旅游。“天南地北的客人都来过,还有德国、奥地利、美国来的客人呢!”辛忠娥形容她家的“盛况”:“夏天,院子里都坐满了人!”
同样是在腾克镇,怪勒村的达斡尔农民则靠土地发了家。近几年来,在旗委、政府的引导下,以前粗放种地的农民们搞起了精工细作,养起了牛羊,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村140多户人家,私家轿车就有20多辆。
汽车驶入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林立的楼房、宽阔的街道、穿梭的车辆、熙攘的人流,那种繁华的感觉已远非10年前可比。记者发现,镇里最惹眼的建筑有两处:一处是旗一中,另一处是达斡尔中学。
“达斡尔族历来重视教育,这所中学是2008年投资8000多万元建起来的。”走进达斡尔中学,校长热情地领着记者到处参观,中学有两所教学楼,1250多名学生,其中达斡尔族学生占52%,“三少”民族学生达到85%。
绿茵场上,十几名学生正在演练曲棍球的传接配合,校长告诉记者:“别小看我们学校,为国家队培养了很多曲棍球运动员呢!”
返回宾馆的路上,适逢廉租房正在摇号,现场的人们排起了长队。“政府处处为咱老百姓着想,这个时代真叫好!”一位排队的大姐笑了起来……
“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好!”这是“三少”民族共同的心声。(记者江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