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榆林工业领衔呼包银榆经济区
内蒙古新闻网  12-11-30 08:5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周末报  
 

  投入运营才4年多的榆林新机场要扩建了。

  榆林机场系由原来城区的老机场搬迁而成,2008年4月投入使用,设计年吞吐量为35万人次,但是2009年吞吐量已迅猛增加到62万人次,2011年则达到90万人次。

  客流迅猛增长,是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

  记者获悉,2012年前三季度榆林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鄂尔多斯,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大市。

  另外,国家近日批准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榆林被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商贸物流中心,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当地学者指出,陕西由榆林、西安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形成。

  陕西的“双轮”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榆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407亿元,同比增长13.5%,首次超过鄂尔多斯的1338亿元。

  由于鄂尔多斯工业经济总量一直在西北地区居首,榆林的崛起,显示出其不只是工业成为第一的基本态势形成,其整个经济在未来成为西北第一,都不无可能。

  在陕西省内部,榆林也有赶超西安之势。

  榆林2010年工业增加值为1178亿元,已首次超过西安,2012年前三季度榆林工业增加值,更是西安工业增加值的2倍左右。

  陕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认为,西安是作为国际化城市来规划的,是要做大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来建设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西安在全省经济首屈一指的地位难以超越。

  “但是榆林是陕西北部经济最强的地方,这类似很多省有2个经济最强的城市一样,陕西已经迈入双轮驱动时代。”他说。

  这类似于目前黑龙江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大庆,最大的经济城市是哈尔滨。辽宁最大的经济城市是大连,沈阳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

  不过,陕西中经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助理郝明焕认为,“榆林短期经济超过西安没问题,但是长期仍难作为陕西的经济中心。”

  榆林目前的经济总量仍不如鄂尔多斯和西安。今年前三季度榆林经济总量为1928亿,低于鄂尔多斯的2530亿元,和西安的2806亿元。主要原因是,榆林服务业比重不到30%,而西安服务业比重在50%以上。

  郝明焕指出,榆林需要尽快告别依赖消耗能源、资源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尽快延长产业链,发展才可持续。

  西部区域需加快整合

  随着《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的展开,榆林也将面临新的发展。规划指出,从2012年到2020年,榆林将进一步打造陕北煤炭基地、油汽基地、电源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

  榆林此前并未纳入呼包鄂榆经济区。数年前,内蒙古因鄂尔多斯的崛起,自治区开始启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三角经济区规划,后再纳入银川,变成“呼包银经济区”。

  此后,在中央领导和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下,再加上榆林本地的努力,榆林被纳入“呼包银经济区”,原先的规划变成了“呼包银榆经济区”。

  不过呼包银榆经济区谁是龙头,还存在争议。多名专家认为,目前该区域经济最强的是榆林和鄂尔多斯,可以成为中心。

  张宝通认为,榆林和鄂尔多斯可以互补。鄂尔多斯的面积比榆林大,但是人口只有鄂尔多斯的一半,“两地应该加强整合,以带动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融入环渤海经济区。”

  同时,随着呼包鄂榆经济区的地位强化后,它与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与南边的成渝经济区,以及目前正在规划的兰西(兰州­西宁经济区)之间如何有效整合是个迫切的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沿着“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它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目前,前2个纵轴已经有京沪、京广高铁,分别为东部、中部省份的经济服务。郝明焕认为,沿包头­昆明实施区域新的规划整合,已迫在眉睫。(据《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赵静 ]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计生宣传走近流动...
内蒙古中西部出现...
辅导员“各显神通”
惜别警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踏雪入户说盛会
锡林郭勒草原降雪降温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