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络红娘显效:翁牛特旗已售出20多万头只牛羊
内蒙古新闻网  12-12-03 15:39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被冻死的山羊

  网站上发布的求助公告

  牛棚倒塌,牛场场主很无奈

  倒塌的牛棚

  道路被积雪覆盖

  11月上旬,一场50年未遇的暴风雪席卷了赤峰市的农牧业大县翁牛特旗。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压塌了大面积牧民家的牛舍、羊圈,几十厘米厚的积雪,让200余万头牛、羊、马等牲畜没有了“口粮”,让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的农牧民,一下子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局面,翁牛特旗政府积极应对,一方面由旗畜牧兽医局组成工作组,深入到雪灾地区了解灾情,指导救灾;另一方面,为了减轻雪灾损失,旗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借助互联网,在网络上发布牛羊20多万头只。销售信息,11月28日,本报刊发消息《雪灾导致草料严重不足翁牛特旗政府网上紧急售卖牛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经过近10天的努力,网络“红娘”凸显成效,帮助牧民卖牛羊。

  牧民损失惨重

  “这场雪下得太大了,我记忆中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说起这场大雪,年近五旬的那什罕苏木牧民朝日格·巴图感慨万千,他家100多平方米的牲口棚圈,在这次雪灾中被大雪压塌,不少牛羊被雪掩埋致死,损失惨重。

  据翁牛特旗灾情情况统计,11月3~5日、10~11日,这个旗遭受的雪灾,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暖棚暖圈受灾十分严重。截至目前,全旗因雪灾倒塌牲畜棚圈面积46175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000万元。

  在海拉苏苏木哈登巴特尔家,记者看到,100多平方米的钢架结构暖圈被大雪全部压塌,只剩下残破的围墙和压弯变形的钢筋露在外面。据哈登巴特尔回忆,当时他只知道外面在下大雪,后来,他就听到一声闷响,出门一看,暖圈陷入了厚厚的雪里。他们全家赶紧冒雪出来抢救被埋在雪堆里的羊群。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是一场噩梦,那么暴雪过后,棚圈重建和饲草料短缺对牧民们来说,更是个难题。

  “大雪把全旗的道路都给封死了,我们局的工作人员下到各苏木乡镇的时候,都是用推土机一边推雪开路,一边缓慢前行的。有的地方雪有一人多高,要是没有机械除雪,车辆根本寸步难行。”翁牛特旗畜牧兽医局综合股股长周宇飞对记者说。“大雪过后,我们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及时下到灾区,为受灾的牧民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评估灾情,为下一步抗灾自救工作做好准备。目前,我们的工作组正在各嘎查村统计棚圈损毁情况,帮助牧民重建棚圈。”旗畜牧兽医局王立明副局长说。

  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今年雨水好,草场上生长的畜草可以供各家各户的牛羊吃到年底,牧民们普遍感到饲草充足,所以,基本上谁家都没有储备饲草。大雪过后,积雪覆盖了草地和玉米秸秆,牛羊根本吃不到。饲养牛羊只能靠购进饲草。大田里的玉米秸秆是牛羊过冬的主要饲料,可是现在的秸秆80%被埋在雪里,埋的时间久了,秸秆就会发黑变质。雇工人刨秸秆,一天也就能刨20几捆,费工又费力,更不合算,所以秸秆基本上就扔在地里不要了。”周宇飞说。

  雪灾过后,旗畜牧兽医局及时分析了灾情,根据各工作组在嘎查村汇总上来的情况,预计灾后饲草比正常年度缺草45天,缺草总量要达到15万吨。综合各项技术分析,该局及时给牧民们提出建议,为了缓解饲草短缺的问题,在留够一定数量的种畜情况下,加快牲畜出栏,减少饲草的需求量,从而缓解饲草短缺压力。王立明副局长对记者说:“现在卖牲口正是好时候,因为牛羊正是膘肥肉多的时候,如果再喂上一段时间再卖,由于棚圈倒塌,饲养环境不好,牲口就会掉秤,牧民的损失会更大。”

  11月23日,翁牛特旗政府召开了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要求有关苏木乡镇场提供当地政府联络人、道路救援联络人、经纪人的联系方式。同时,旗政府和各地区均组织成立交通救援队伍,确保牲畜运输车辆畅通无阻。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产地检疫、运输检疫随叫随到,确保手续齐全,全力帮助养殖户做好销售工作,尽量降低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

  协调会当天,一则《[公告]翁牛特旗牲畜(5万头牛、60万只羊)急需出售信息》的政府公告,发布在中国·翁牛特的政府网站上,网络当起了“红娘”,为牧民出售牛羊。

  记者在中国·翁牛特的政府网站上看到,翁牛特旗发出的出售信息公告里,除了介绍此次翁牛特旗遭受雪灾的灾情,还简要介绍了翁牛特旗的地理位置,公路交通线路状况,并且以政府的形式郑重承诺:“对运输牲畜因雪受阻的车辆给予无偿帮助。”并且公布了旗、镇、苏木和牧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在旗畜牧兽医局王立明副局长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厚厚的一沓应对雪灾的各种统计资料和文件,这里面包括《翁牛特旗推动牲畜出栏工作联系人员名单》、《翁牛特旗东部地区因雪灾饲草料短缺急需出栏牲畜情况统计表》、《2012年度冰雪灾害(棚圈)补助花名表》以及各地区经纪人的联系方式。王立明对记者说,他们是为了全面掌握各地区抗灾救助的详细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得知记者前来采访翁牛特旗畜牧业灾情时,他非常感动,希望媒体能够帮忙传递翁牛特旗牲畜急售的信息,帮助受灾牧民尽快战胜雪灾。

  以下公布旗、镇、苏木和牧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翁旗政府联系人:鲍国展13847679866、杨艳峰13500669865;

  翁旗经纪人:王为民13500669826、许生林13500663781、韩文禄13804767629、赵国忠13804767547;乌丹镇政府联系人:周振林13847628169;海拉苏镇政府联系人:那仁满都夫13847612895;格日僧镇政府联系人:长岁13848985885;白音他拉苏木政府联系人:玉桩13947681143;白音套海苏木政府联系人:马志国15804761446;阿什罕苏木政府联系人:阿拉坦桑13754068566;示范牧场政府联系人:额日德木图13847615088;海金山牧场联系人:李学成13847680348。”

  爱心通过网络传递

  “23日政府协调会之后,我们就把出售牛羊的公告发到了网上,没想到信息发布的第二天,就有好多网站转发了我们的信息。还有一些好心人使用个人微博转发信息。很快,一些联系人就陆续接到咨询电话,周边地区的客商开始驾车来到翁牛特旗收购牛羊。”周宇飞说。

  在穿越阿什罕苏木的G305公路上记者看到,公路表面的积雪已经被推土机和车辆碾压结实,道路基本能通行。在公路两侧一米多高的雪堆上,立有雪天路滑小心慢行的警示标牌,上面还写有公路24小时救援电话,为过往的司机提供方便。

  “现在我们这里正在积极地帮助养殖户抗灾,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饲草料严重不足以及道路通行艰难。路不好走,给饲草料购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旗政府在网络上发布出售牛羊的信息之后,很多包括黑龙江、江苏等外地的客商纷纷来我们海金山分场收购牛羊,我们也及时地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把收购客商的联系方式发送给养殖户,如果有意向出售牛羊的,可以和客商直接联系,商谈出售价格。”海金山种牛场海金山分场场长、党支部书记李学成在接受采访时说。谈到灾后出售牛羊时,这位场长也流露出许多的无奈。“因为雪灾,现在牧民出售牛羊的价格,比正常的市场价要低很多。不少牧民不愿意卖,可是不卖牛羊,饲草料又供不上,这让大伙很为难。”

  就在翁牛特旗各地积极帮助牧民抗灾确保牲畜平稳过冬的同时,互联网上更是掀起了帮助牧民兄弟寻找客商的爱心大传递。记者粗略地在网上看到,包括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正北方网等网站和论坛上,都有这方面的报道和帖子。一位新浪网友在微博中转发的关于翁牛特旗牲畜急需出售的一条微博,被网友们转发了2159次,201名网友发表了评论。

  网友内蒙古瘦人纹身说:“这个必须支持,得最大限度减小牧民损失啊!”网友0257号病房说:“我能力小,我多吃一斤羊肉支持一下吧!”网友草原上游走的狼说:“为自己家乡的牧民朋友表示同情,顶一下。”网友秋风庙南沟说:“我昨天到那里采访过,当地的雪情非常严重,很多牛羊圈棚和农业蔬菜大棚都被大雪压塌了,看了让人痛心,值得帮助扩散转发。”浓浓的爱心凝聚在互联网上,网友们相互接力传递,让更多的人超越时空,爱心相连。

  经过将近10天的网络爱心传递,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与翁牛特旗的牧民取得了联系,并进入冰天雪地的翁牛特旗收购牛羊。据翁牛特旗畜牧兽医局综合股的最新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0日,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已前来收购牛近2万头,羊近20万只。(文·摄影/本报记者 汤军)

[责任编辑 于鑫 ]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计生宣传走近流动...
内蒙古中西部出现...
辅导员“各显神通”
惜别警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守护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迎风雪降温天气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