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被挤占、上班距离远公交难乘……记者调查发现——低碳出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平日出行选择骑自行车、闲暇娱乐时选择步行出门……”虽然低碳出行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但是记者在近日的调查走访中发现,不少市民有“低碳出行”的环保意识,但考虑到上班距离较远以及越来越窄的自行车道,低碳出行落到实处,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与难题。
调查:为缓解拥堵部分硬隔离带拆除
现场一:自行车道越来越窄。12月3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了呼伦贝尔南路。在自南向北的车道上,记者看到虽然有绿化带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但是临近路口时,为了缓解机动车拥堵,有关部门在非机动车道内又设置了一条右转车道,这样不仅给直行的机动车辆加大了通行空间,也可以使右转车辆直接通行,但是自行车道却无疑变窄。
随后,记者来到了通道北路,该路段在改造过程中将路两侧原有的硬隔离带拆除,由原来的上下6车道,变成了现在的8车道,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通过划线设置了自行车道,但是仍有市民表示这样行驶并不安全。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像乌兰察布西街、新华大街等街道,均没有用隔离带专门设置出非机动车道,而是用划线取而代之。
现场二:机动车、自行车共用车道。
12月4日12时许,因为正值下班高峰期,在海拉尔大街与通道北路交会处的十字路口,记者看到不少学生骑车停在安全岛里等待红灯,自南向北行驶打算右转的汽车,进入大桥时就行驶在原非机动车道中设置的右转道,避免了拥堵。由通道北路向海拉尔西街转弯处可以直接右转,但是记者发现这里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统一起来,虽然缓解了直行的车流量,但是在汽车通过时,对于自行车来说就显得有些拥挤了。有不少骑自行车的人抱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混行导致自行车无道可走,降低了人们骑车出门的方便,导致不少人不爱骑自行车了。
市民:虽有环保意识但路程远无法低碳
观点一:上班太远骑车有点难。针对低碳出行一事,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也在百度贴吧中进行了投票,有9成的市民都有低碳出行的意识,但考虑到自行车相对速度较慢、天气不好时容易受限制等诸多问题,表示低碳出行还是有一定难度。
今年43岁的杨悦是保险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她对记者说:“我家住在金桥公务员小区,单位在位于乌兰察布东街的丰泽大厦,每天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开车也要20多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到达,如果骑自行车的话至少也要1个小时,速度慢不说,赶上刮风下雨,就更不方便了。我们上班时间是8点30分,除去路上的时间还有洗漱、吃早点等时间,最晚也要在6点40分之前出门,再加上一路的奔波,到单位以一个满头大汗的形象去面对同事、客户确实也有尴尬。个人认为,低碳出行确实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但是选择骑自行车更适合一些离单位较近的市民,远一些的就确实有点不适合了。”
观点二:安全因素不容忽视。由于一些路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没有隔离带,安全因素也成为不少市民考虑的焦点。吴娜娜在诚信数码广场经营一家数码产品摊位,她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的路面越来越宽阔,但是部分路段并没有专门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进行隔离,容易发生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抢道的情况,骑自行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不少路口处在非机动车道内加设了右转车道,造成非机动车道变窄,骑车子时也觉得不安全。另外,随着私家车的与日俱增,如果让我们上下班高峰期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飞奔,只有吸汽车尾气的份儿了。低碳出行需要的是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实施,而不是一两个人在做。”
交警:遵守交通秩序安全出行
对于此事,记者采访了新城区交警大队警官王永明。王警官说:“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车辆急速增加,确实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各项措施的实行以及道路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辆拥堵现象,也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在出行过程中,市民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如果机动车驾驶人都能做到遵纪守法,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步行或是骑车的市民,也不要为了自己方便,乱闯信号灯或者擅自上机动车道行驶,整个交通还是会井然有序的。”
专家:多种方式践行低碳
针对低碳出行,记者采访了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晓刚,他说:“快捷便利的出行方式必定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但是我们所说的低碳出行并不仅仅局限于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像乘坐公交车,使用或购买低碳、环保、排量较小的汽车,以及步行等等都是我们低碳出行的范畴。所以各个单位、公司也可以定期推出一些环保出行的集体活动,在一段时间里,让员工们骑自行车或徒步或者乘坐公交上下班,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环保理念,也可以达到健身、促进员工积极性的双赢目的。还有要加大公共交通各方面的优先权来提高公交速度,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公共交通既方便又省钱,市民的出行意识肯定会改变,低碳出行的模式自然就会日渐形成。”
环保志愿者:制定绿色出行计划
“呼市环保人”是5名有着环保理念的网友自发组织的一个义工团体,2010年成立至今该团体已经有80名环保志愿者。大家会定期自发组织一些公益小活动,宣传绿色环保,倡议人们低碳生活。利用周末或假期会组织一些绿色出行活动,大家共同骑自行车出游,并在沿路中自备垃圾袋捡拾路边垃圾,送到垃圾回收站。谈及低碳出行,“呼市环保人”组织者之一的尹晓东对记者说:“其实低碳出行并不是一件难事,并不是骑自行车、步行等就是低碳出行。大家都可以做一个绿色出行的计划,比如一周,我可以选择工作最繁忙的两天,开车上下班,长时间等候红灯或者等人时,一定要熄火。其余两天,我可以选择坐公交车。另外一天,可以骑自行车或者慢跑上班,既达到了每周锻炼一次身体的目的,又做了一件利于环保的好事情。”(记者 赵洁任敏佳)
相关链接
算算自己的碳排放量
网上碳排放量计算器,有着这样的数据:电视机开1小时,相当于排放0.966公斤二氧化碳;吹风机开1小时,相当于排放0.552公斤二氧化碳;洗衣机开1小时,相当于排放0.2898公斤二氧化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家庭75%的用电都消耗在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待机状态上。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每年能节约500元;夏天空调调高1摄氏度,全国每年能省电33亿度;做完饭随手关掉抽油烟机,一个家庭一年能省12度电;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个人全年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表明,在网上进行无纸办公,不仅能避免开车出去办理业务,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洗衣服时用温水,而不要用热水;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如此,个人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90%。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所以,无论是去超市还是菜市场,都别忘记自备购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