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高兴了!”12月4日,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苏丹挽着田新丙的手臂走出解放军309医院。北京的冬日寒风瑟瑟,苏丹特意帮田新丙紧了紧衣扣,两人一头扎进苏丹姐夫的汽车里。
此前,解放军309医院举行了简单温馨的仪式,院长、医生和护士们都赶来为他们送行。捧着满怀鲜花,苏丹对记者们说:“感谢医院、医生、护士们!他们精湛的医术,耐心的呵护,让我们重获健康。感谢那么多关注我们的人,告诉大家,我和田新丙很好。经过感情、生命与生活的波折,我们更加珍爱彼此,珍惜生活。”
汽车一路平稳行驶,载着苏丹两口子赶回北京房山区的家。路上,苏丹有些晕车,与苏丹并排坐在后座上的田新丙握住了苏丹的手。夫妻之间话虽不多,但关切和默契尽在不言中。
到了苏丹家楼下,苏丹妈妈陈丽娟迎了上来,忙着接大小包裹,关切地对女儿和女婿说:“别让风吹着,快上楼。”
进了门,苏丹妈妈左一句苏丹,右一句“田儿”,不住问他俩是否感觉不适,叮嘱他们啥也别动,休息要紧。
不一会儿,苏丹父亲苏树林接外孙女珍珍放学回来了。珍珍看见爸爸妈妈,高兴得跳上床,尖叫着玩起了“蹦床”。墙上,一副黑板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珍珍昨晚刚画的。珍珍指着画中写着“309”的小房子说,那是医院。医院里的两张笑脸是爸爸妈妈。这几个月,爸爸妈妈住院,珍珍每个周末都去看望他们。一对老人是姥姥和姥爷,他们照顾珍珍。画中的小女孩是珍珍自己,小兔子是珍珍的好朋友。“那,‘1000’代表什么呢?”记者指着画中的数字问。“那是珍珍要收集1000颗星星,祝爸爸妈妈幸福。”虽然才6岁,珍珍回答问题像个小大人。据苏丹说,珍珍似乎完全能懂爸妈经历了什么。小小年纪的她为爸妈感到自豪,常常对邻居们说:“我妈妈叫苏丹,爸爸叫田新丙。”
苏丹父母都是直爽朴实的人。陈丽娟对记者说:“人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坎儿,迈过去就好。”苏树林听说记者来自家乡内蒙古,兴高采烈地和记者聊起了羊肉美食。寒冷的黄昏,一家人为团聚喜悦,室内暖意融融。
返回的路上,苏丹姐夫告诉记者:出于医学上的考虑,捐肝手术时苏丹同时把胆切除了,成了“无胆英雄”。为了爱情,为了这个家,苏丹真正是“披肝沥胆”。两人手术住院费用几乎倾尽家中积蓄,田新丙术后得终生服用抗排异药物,费用也许比治疗费还高,他们听说一个肝移植病友就为此卖掉了北京一处房产。对于今后的日子,两人也犯愁。但他们很倔,面对慈善人士的捐助善意,一直婉言谢绝。从苏丹父母的脸上,记者更看不到一个“愁”字。这是多么和美坚强的一家人!(记者白江宏)
【评论】
真傻?真美!
复婚为夫捐肝,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果:苏丹和田新丙携手跑赢了病魔,原本仓促破裂的婚姻破镜重圆,小珍珍又有了完整幸福的家。勇闯鬼门关的同时,苏丹还要承受世俗眼光的考量。从决定捐肝那一刻开始,“真傻、真美!”的争议就从未止息。尽管手术成功了,还有人说苏丹犯傻,终有后悔的时候。
当初,苏丹拿生命冒险的举动明智与否?从头到尾目击苏丹的故事,不得不说这是个伪问题。尽管有离婚的插曲,但苏丹和田新丙仍然深爱着彼此,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对方。妻子不能失去爱人,孩子不能失去父亲,考虑手术成功机率,苏丹也是亲友中最适合捐肝的人选。豁出去一搏,闯过独木桥,就有挽救爱人生命以及全家幸福的希望。置身事外,无权用正确或错误、理智还是冲动去评价苏丹的抉择,因为苏丹崇尚爱情。
连苏丹自己都没有想到,救赎一份小小的幸福,竟成全了人们心目中渴求的大爱。在当今社会,部分所谓“功成名就”之人轻言离婚,让人们对爱情产生怀疑;更有甚者,孩子身患重病,夫妻争执不救,令人心寒。苏丹和田新丙的爱情故事,让人们坚信爱情,从内心感到温暖,我们由衷地赞叹:真美!(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