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免费午餐】
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免费午餐”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大量产生。这些孩子尤其在营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曾梅委员建议,政府应该争取国家“免费午餐”等项目覆盖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为其谋求更多的福祉。同时,帮助发挥社区基层力量,筹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康乐中心。在外来人口聚居的社区建立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康乐中心,为其提供放学后写作业、第二课堂教育、兴趣培养、情商开发等多方位的服务。面向全社会招募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个性化志愿服务,并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对表现优异、服务卓越的志愿者予以表彰;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资助,更多的建立基础条件好、承载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康乐中心,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校外教育。
【关键词:物业管理】
出台物业收费标准
物业服务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每个社区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服务机构。目前,在全市物业服务企业中,有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22家,三级资质企业61家,虽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差、物业服务收费不透明等问题,仍然让居民不满意。
周红皓委员认为,首先要把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设立物业服务管理机构,赋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更多的管理职能;其次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物业企业经营行为。制定物业服务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住宅小区通过招标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提高行业诚信度和服务水平。还要建立业主物业费交纳公告与信用记录制度,将业主交纳物业费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对恶意拒交物业费的业主实施信用制裁,以强化业主自律,保障物业服务企业正常收费经营。
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员会认为,物业公司在收费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收费难的问题。除了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意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物业拿不出合理规范的收费标准,说服不了业主。应明确收费标准,并对相应的服务明码标价。所以,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出台物业收费标准,制定收费指导价格并予以公布,严禁随意提高收费标准或乱收费。
【关键词:社会养老】
扩大社区居家养老覆盖面
截至2011年底,呼和浩特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37.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96%。预计未来几年,全市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如何养老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别晓红委员认为,倡导社区管理居家养老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以办事处、居委会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受到了居民的欢迎。所以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方面,可以由政府投入一部分,社会筹集一部分,老人自筹一部分。在大型社区和老年人居住集中的社区,建立老年日间照料室、活动中心、老年餐厅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方便、经济、实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针对目前呼和浩特市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机构分属政府两个行政部门主管,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功能,医疗机构缺乏养老护理功能的现状,云瑞君委员建议,打破民政和卫生分割的状况,整合现有资源,一方面支持医疗机构发挥优势,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另一方面让医疗卫生部门进入养老机构,在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并纳入医保联网。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学习老年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逐步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养老机构工作。杜淑贞委员认为,要动员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建立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方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同时可以对社区内的下岗职工进行组织、培训,为老人随时开展价格低廉、优质及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关键词:菜篮子建设】
为蔬菜生产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市城区建设的发展,蔬菜保护地逐年减少,这直接影响到呼和浩特市蔬菜价格的稳定和居民的消费。为保障城镇的蔬菜供应,让市民吃上“放心菜”。赛罕区委员会有着独特的建议,他们建议建立育苗补贴资金,用于育苗中心为新建基地农户育苗时的秧苗补贴,提高种植积极性;选择种植条件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的地区建立示范村、示范户,重点进行技术扶持,使其尽快获得效益,从而带动周边农民从事蔬菜种植;冬春季生产和上市蔬菜的农户,实行经济补贴,提高农民冬季生产蔬菜的积极性,提高后墙体温室的利用价值。
为加快蔬菜基地建设,保障首府市民吃上新鲜、低价、放心的蔬菜,土左旗委员建议,加大投入,做大产业规模,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确保保护地建成一片投产一片;在交通枢纽地段建立集贮藏、检验、购销、配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扶持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促进“农超对接、订单农业”,为蔬菜生产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为首府市民提供新鲜、安全的蔬菜产品。(记者 刘睿 李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