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市东约70公里的地方有4个小山村,共8户村民,所属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梨花镇。
入冬以来,连下了几场雪后,约70多天的时间,大雪封了4个村的唯一一条道路,车进不去出不来。
雪封了山村的道路,村民生活必需品紧缺,生了病不能到村外治病,只能靠亲人徒步带药回来治疗。然而村里多数是60多岁的老人,徒步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困难。春节将至,想买年货的村民只能等待路好走的那天。
雪封山村路
从呼市出发,沿着110国道一直向东走,走到梨花镇再向南拐弯,一条土路通往这些山村。
据村民们介绍,这条土路西起梨花镇,弯弯曲曲到达卓资县城,全长大约35公里。这条山路的沿途有多个村庄,现在大雪封住的是山路东侧的圪塔子村、刁上村、刁下村、大口子村,这4个村加起来共8户村民。
14日下午,记者开车从这条山路向圪塔子村走去,这条山路大约有六七米宽,基本被冰雪覆盖,只有地势较高的几个地方能看到地面,车速不到25迈,一路上基本看不到过往车辆。
途中,记者的车陷入积雪中。
“最远也就是这里了,再往前就不能走了。”同记者随行的圪塔子村村民田海龙告诉记者,“这里距离村里差不多有3公里。”
田海龙告诉记者,现在这4个村村民想要到外面,只能徒步行走,村里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徒步行走非常不便。
两次回家没开进去车
田海龙是圪塔子村村民,大学毕业后留在呼市工作,入冬以来,他曾两次开车回家探望父母,然而两次他都没有开车进去,两次车都在半路陷入雪中。
“一到冬天这里出行就非常不方便,米面都买不上。所以,每到冬天,父母的一些生活必需品都是我给送来。”田海龙告诉记者。
今年冬天,田海龙还是像前几年那样,为他的父母送东西,然而他走了两次,两次车都陷入到雪中。
田海龙说,第一次回家是在去年11月份,第二次回家是12月底。
“两次都陷入到雪里了,没办法我就把车扔到了路上,步行走了回去,那两次都走了差不多5公里。”田海龙告诉记者。
西侧的山路不好走,东侧的山路更不好走,记者在圪塔子村东侧的山路上看到,基本都是盘山路,积雪更多,看不到路面。记者试着再往前走,但田海龙告诉记者,最好不要走了,因为山路上全是雪,比较危险。
生活必需品紧缺
随后,记者徒步走了近50分钟后,终于到达了圪塔子村。
记者的到来,让村民格外惊喜,用村民的话说,冬天这里都没有外人路过。
圪塔子村共有5户村民,刁上村有1户村民,刁下村有1户村民,大口子村有1户村民。雪封了山路,村民购买生活用品格外困难,什么都得节省着用。
62岁的村民李改梅告诉记者:“米面和煤什么都不多了,现在车辆进出不了,我丈夫也岁数大了,不能步行去买东西,所以什么只能节省着用,现在什么年货都没买,只能等过些天路好走了再说吧。”
记者在田海龙家中看到,他家现在只剩下一袋白面,田海龙的母亲说,估计也只能吃到春节前后了。
晚上18时,记者在村民老李家看到,老李正用木材代替煤炭烤火。他告诉记者,院里的煤就那么一点了,舍不得用。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其他村的几户村民,情况都差不多,因为大雪封了道路,村民们的生活必需品都比较紧缺。
有病全靠挺通讯需上山
老李的母亲几天前摔伤了腰,但因为车辆走不了,只能在家里养着。
“想带老人到卓资县城看病,但车不能走,只能在家养着,今天我弟弟步行去卓资县城买了药,现在只能是这样了。”老李告诉记者。
“我早上9点多走的,下午快6点才回来,整整走了1天,要是路好走的话,我就能骑摩托车去。”老李的弟弟说。
另外一村民告诉记者,他感冒快有1个月了,一直没有好,家里的药吃完了,现在只能扛着。
由于四周环绕群山,这几个村里手机没有信号,有些村民想联系村外的亲戚,只能爬到山顶上打电话。
田海龙的父亲每次打电话都要爬到村后几百米的山上。他笑着告诉记者:“我可以找到别人,别人却找不到我。”
交通局会协商解决
卓资县梨花镇花山子行政村村支书闫根算告诉记者,雪封山路的情况,她向镇政府上报过,镇政府领导表示近期会给些救灾物资,但路的情况没法解决。随后,记者又拨打了梨花镇镇政府的几部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事联系卓资县交通局,办公室的田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会将此事转告给公路段工作人员,尽快协商解决此事。(记者 陈哲 陈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