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善左旗:执笔大漠绘丹青
内蒙古新闻网  13-01-15 16:3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阿拉善盟左旗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共赢。在茫茫大漠戈壁上,描绘出一幅山青水秀的优美画卷,构建起富裕宜居的美丽家园。

  隆冬季节,走进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飞播造林示范区,仍能强烈的感受到勃勃生机。一人多高的梭梭林望不到边际,横亘在沙漠与城市之间,构筑起保卫巴彦浩特生态环境的绿色长城。等到来年开春枝吐新绿的的时候,万亩梭梭林将复壮更新,这里也将再次呈现出“荒沙披锦绣、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阿左旗自1981年开始进行飞播治沙造林试验并获得成功,打破了国际学术界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不宜飞播造林的论断。如今,阿左旗已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实际的飞播造林实用技术。截止2012年,阿左旗飞播造林面积达到了375万亩,播区内植被盖度由飞播前的5-10%增加到40-60%,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和乌兰布和沙漠的西南缘分别建起了长350公里和110公里、宽320公里的生物锁边治沙带,有效阻止了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前侵扩张。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阿左旗注重保护与建设并重,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飞播造林、草原生态保护奖补、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易地扶贫搬迁和移民扩镇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态保护建设面积逐年扩大,植被覆盖度不断提高,建立起以梭梭等荒漠林草植被为主,以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边缘(包括黄河沿岸)防护林体系为主,以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区为主的三条生态防线,初步建成了中国西部最主要的生态防护体系,被自治区授予“林业生态与建设先进旗”荣誉称号。

  在描绘绿色画卷的同时,阿左旗积极发展绿色经济,通过“绿色杠杆”撬动富民增收。哈图呼都格嘎查牧民郭新军动情地说:“禁牧后,牧民们担心放下羊鞭子生活就会没有出路,可是没想到在政府的引导下,种苁蓉才让我们真正鼓起了钱袋子。”2000年,郭新军在禁牧后卖掉了家里的羊群和骆驼,承包了1.1万亩草场开始接种肉苁蓉。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如今他家的草场上梭梭林面积超过了一万亩,每年收获肉苁蓉1000多公斤,一年下来的收入就达到了30多万元,这也让郭新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新星。为了让农牧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他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阿左旗对个人投资栽植梭梭林成活率达到80%以上的农牧民,每亩给予90元奖励性补贴。同时,阿左旗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科研+农牧户”的模式延伸沙产业链条,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阿左旗已实施人工接种肉苁蓉12万亩,年产干苁蓉400余吨,年产值4000多万元,从事肉苁蓉产业发展的农牧民达1200余人,人均年收入3到5万元,部分农牧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阿左旗将生态治理与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在一起,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绿色经济之路。(记者 赵云 通讯员 蔡薇)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救灾】捐助灾区
新教室里唱儿歌
图书进警营
农民积雪下抢收玉米
寒冬里的快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驼节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