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房屋价格不断攀升,房屋买卖变得越来越火爆。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房屋买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大能人”能搞到低价房
2009年9月,急于买到一套称心如意住宅的市民王霞(化名),经熟人介绍,从呼市电厂职工王兴国手里,以29万元的价格买到了位于电力家园的一套住宅。以当时的市场价来看,这套房子明显低于同期市场价,这让王霞喜出望外。
在买房期间,王兴国向王霞透露,自己同电力家园的开发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某某私交甚好,这样便宜的房子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王霞听后更是认为这个大能人王兴国必定是自己命里的贵人。
很快,王霞买到便宜房子的消息在亲朋好友中传开了。王霞的二姐王云(化名)找到她,提出自己也想在电力家园买房子。同时,王霞的同事孙雨(化名)也向王霞表达了同样的意愿。王霞满口答应后,再次找到了王兴国,提出从开发商手里买5套房子,此外,再购买一套车库。王兴国满口答应下来。
轻松骗得70余万房款
谈好相关问题后,2009年10月12日,王霞首付给王兴国现金人民币25万元,王兴国也不含糊,领着王霞前往电力家园的售楼部,当着王霞的面,交给售楼部5万元定金,以王霞本人的名义直接订了5套住宅。
一周后,2009年10月19日,按照双方的约定,王霞又往王兴国指定的两个账户上打款461296元。同时,王霞交给王兴国用于购买车库的款项30000元。至此,王霞和王云、孙雨一共支付了741296元。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力家园里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王霞她们几个却丝毫也等不来自己所购买房子可以入住的讯息。几个人反复向王兴国催问,但王兴国总是显得胸有成竹地让她们不要着急,事情很快就会有进展了。然而,这一等,两年多时间就过去了。
大骗子在公安局吐露实情
眼见自己所购买的房子遥遥无期,王霞他们几名购房者如坐针毡。终于,大家决定不能这样傻等下去了,必须找王兴国说出个究竟来。然而,王兴国还是原来的那一番说词,丝毫不能给王霞她们以明确的答复。万般无奈,王霞她们几个人决定求助于警方。
接到报案的警方,先是展开外围调查。他们找到了电力家园的开发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王某某,但当警方向其询问有关情况时,这位总经理却并不认识王兴国其人。接着,又调查王兴国是否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个“大能人”。一调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现年39岁的王兴国,家住呼市回民区工人西村金园小区,是呼市电厂一名普通职工,他根本没有能力替别人买到低于市场价的便宜房子。
很快,警方就将王兴国“请”进了公安局。王兴国一看再也无法瞒天过海了,也就吐露了实情。原来,他确实将一套房子以低于市场价卖给了王霞。但紧接着,他认为王霞非常有钱,并且还有再购买房子的意愿,于是,便随口编造谎言,促使对方相信他具有大量购买便宜房子的关系和能量。在全部70多万元巨款骗到手后,嗜赌成性的王兴国,将所有赃款用于赌博或者偿还由于赌博而欠下的高利贷。
偿还巨款难逃法律严惩
根据王兴国的口供和受害人王霞提供的资料,警方派人前往电力家园售楼部,追回了当时缴纳的5万元定金,并且发还给了受害人。同时,警方将王兴国诈骗一案移送到了检察机关。2012年2月,呼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兴国犯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王霞、王云、孙雨这几名受害人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终于明白天上是不会掉馅饼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不过,她们最为担心的,已经不是能否买到便宜房子的问题,而是几个家庭交给王兴国的那笔巨款是否能够要得回来?恰在此时,王兴国的家属将自筹的670000元交到了司法机关。很快,这笔家属的自筹款被司法机关发还给王霞她们。
2012年12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开庭审理,认为王兴国的犯罪事实证据确凿,数额特别巨大,可以认定公诉机关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不过,王兴国在被抓捕归案后,能够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也积极赔偿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最终,一审判处王兴国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一审判决后,王兴国没有提出上诉要求。这起诈骗案至此尘埃落定。
购买低价房时要谨慎
在对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想要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王霞等多名受害人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呼市市民林先生在网络上出售位于长乐宫附近的一所房屋,记者同林先生取得了联系。据林先生说,这套房子是他半年前开始挂到网上的,他提出的价格是每平米9500元,当然,这个价格还可以商量。然而让林先生始料未及的是,半年来,根本无人问津。这套房子是林先生两年前购买的,当时的价格是每平米6000多元,但林先生别处有房,于是决定出售。他先是参考了售楼部的公开标价。于是,根据自己对呼市房屋价格的估算以及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诸多因素的考量,林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价格。
记者为此前往该小区的售楼部,向工作人员咨询了房屋价格,对方明确告诉记者每平米13000元。记者又询问这个价格是否还有松动的余地,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可以略有下调,但下调幅度较小。
同一个小区内的房子,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差价。同时,记者登录了众多网站,发现众多售房者所提出的价格与同期开发商所标出的房屋价格相差甚远,同一个地段的同一个住宅小区,有的价格甚至接近一倍。
对此,负责王兴国诈骗一案公诉工作的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金瑞森科长认为,这几年来,房屋诈骗案层出不穷。案件都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其中很多案件,就是由于开发商要价不合理,致使某些骗子打着自己可以搞到便宜房子的幌子来实施诈骗。因此,一方面,希望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有效地遏制开发商哄抬房价的恶劣经营行为,使广大百姓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房子;另一方面,希望大家在购买房屋时慎之又慎,不要轻易听信“可以低价买房”的说词,要知道,天上是永远不会掉馅饼的。(记者 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