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出生3小时被送人5周岁被继母虐待致残 小阳阳的遭遇令人痛心
 

  记者手记

  采访时,心中既悲痛又沉重。阳阳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很聪明,也很懂事,在病房里,见妹妹淘气,她还提醒养父管教她。

  看着小女孩乖巧伶俐的样子,我的心中划着一个又一个问号:亲生父母为什么抛弃阳阳?为什么让她遇到了狠毒继母?继母为什么要如此折磨这个可怜的孩子?她的人生路才刚刚开始,就要面对一生残疾的命运,心理上的创伤能否医治好?在我们身边没有合法手续、民间私自抱养的事例并不鲜见。平时,我们很少去关注这些被抱养孩子的生活和命运,阳阳的遭遇敲了一个警钟,假如我们的社会收养制度能够健全而完善,不让民间收养如此泛滥,阳阳就可能不会离开亲生父母;如果民间收养有严格的监管措施,阳阳也许就不会遭受继母的如此虐待,即使发生,也会及时得到制止。

  阳阳的遭遇让人痛心不已。一位去医院探望的好心人见到阳阳时失声痛哭。如果不加强对民间私自抱养行为的规范和监管,相关制度得不到很好完善,阳阳出演的悲剧绝不是最后一场。

  伤不起的民间收养

  1月4日,一场大火,夺走了兰考“弃婴王国”里7个孩子的生命。27年来以收养弃婴而闻名的袁厉害心脏病发作躺在病床上,按照现行法律非法收养出现事故,将可能给她带来数年刑期的牢狱之灾。1月5日,乌海市一名5岁女童阳阳因继母虐待将要面临截肢的厄运,两件事直指民间收养的痛处。

  火中丧生的7个孩子和阳阳的遭遇引起人们反思。被民间非法收养的孩子,与收养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开始模糊,从此为种种不幸埋下了“不定时炸弹”。而收养人在分担了政府负担,监护孩子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儿童福利救助制度健全而完善,如果被收养之后有监管机制并多种方式回访,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的做法。该市基本杜绝民间收养,对孤儿的养育安置,除集中供养外,还发展出社区自然家庭寄养、“模拟家庭”寄养、机构代养等多元化养育模式,其中“模拟家庭”寄养属全国首创。“模拟家庭”通常由一对夫妻和四五名孤儿组成,由福利院提供住房和孩子的基本生活费以及家长的爱心补贴。市福利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模拟家庭”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并利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为寄养在社区的孤儿建立活动中心。建立起四级管理查访制度,对寄养家庭进行监管,不定期查访寄养家庭养育孤儿情况。

  虐待阳阳致其伤残的继母,恐怕也要面临法律的制裁。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孩子的不幸能换来相关部门主动做好民间收养管理,能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也是值得的。话语中有无奈,更有期待。(赵曰)

[责任编辑 魏佩 ]

【救灾】捐助灾区
新教室里唱儿歌
图书进警营
农民积雪下抢收玉米
寒冬里的快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驼节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