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最美中国人•草原儿女】环卫小舞台也有靓丽人生
 

  1月17日,记者见到付京生时,他正在修理一辆出了毛病的垃圾清运车。“一定是皮带坏了”,听了一下车发动时的声音,他判断说。打开机箱盖,果然是皮带出了毛病。

  1.75米的身高,看上去五大三粗,但一幅眼镜却让他略显斯文。正如名字透露的,他确实出生在北京。1958年,1岁时,父亲支边带他来了乌海。“干环卫咋了,人无论舞台大小,能干好就不容易。”付京生常常这样向置疑的人解释,也如此安慰自己。

  他高中毕业后留在当时的乌达矿务局农场。身为副局级干部、乌达矿务局工会主席的父亲说:“你别指望我,自己能干啥样算啥样。”不久,他因吃苦肯干就在公司出了名,成了先进典型,但岗位从农场调到综合服务公司,又调到综合厂,1998年干上清污掏粪的工作。后来,矿务局将环卫交给地方,他成了乌达环卫局职工。

  他不仅掏粪,还没事琢磨修车。买书借书,结合实际钻研了一套简便易行的汽车维修技术,车辆有点小毛病,不用送修理厂,他就给鼓捣好了,节省了费用。他因此还获得了汽车驾驶和维修工人技师职称。如今,他负责全局80多台车辆清运垃圾车、铲车、装载机的管理和维修。为节省维修费用,他常从报废车辆上找零件安到别的车上,几年来,拆光了8辆报废车辆上的零件。

  虽然已经56岁了,但付京生多年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一有活儿就抢着干,节假日班上有急活儿,一接到通知马上往过赶。乌达环卫局党委书记张利民说:“老付每天是最早到的,走得也最晚,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让人敬佩,去年单位推选先进,大伙都说,只有老付最够格。”

  去年11月,付京生自掏腰包8万元,又借了15万元,终于从破旧的平房搬进了84平方米的保障房。“没啥不知足的,这辈子过得充实就好。”他笑得十分坦然。(记者 于海东)

[责任编辑 魏佩 ]

西北第—大温室
送去温暖
雪域苏尼特 风情骆...
32家企业青城招贤
【救灾】捐助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鹿棋围猎
灾区牛群没掉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