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光盘行动”在北京发起10多天来,已有呼和浩特、南京等不少城市陆续加入进来……
截止到2013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区常住人口为220万人,预计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可达138万吨。据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行各项惠农政策,加强粮食种植配套服务及设施建设,增加优良品种播种面积,推动了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然而,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呼和浩特市“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水土资源约束增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都让首府未来的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工作原因,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农产量科科长王向东需要经常到周边的农村去调研,他告诉记者:“由于地域和气候原因,呼和浩特市并不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清水河县的农业种植以玉米、小杂粮为主;土左旗以种植玉米为主,且根据当地奶牛养殖较为发达的情况,主要为青贮玉米;武川县盛产土豆和莜麦。倒也有一些旗县种植小麦,但比较而言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不高,目前呼和浩特地区居民所需要的面粉、大米等农产品大多来自河套及东北地区。”
近几日,在网上看到拒绝就餐中奢侈浪费行为的“光盘行动”以来,王向东也想了很多:“我们下去调研时发现,现在农村种地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村子里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妇幼在留守。不种地的青壮年都涌向城里打工,粮食消耗量在逐年增加。所以,我们每浪费一粒粮食,就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粮食消耗量增加——扩大种植面积——需要更多土地——带来化肥等污染——引起环境污染等等。因此,在任何时候倡导杜绝浪费粮食都是很必要的。”
来自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市调查队的另一份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至9月,在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4787.6元中,人均饮食服务支出1371.9元,占食品消费比重的28.6%。其中,人均在外饮食服务支出1370.9元,同比增长17.1%,几乎占人均饮食服务支出的100%。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在人均食品各项支出中增速最快,人均在外饮食服务支出已构成带动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据记者观察,目前绝大多数的粮食浪费来源于外出就餐。外出聚餐、请客吃饭,大多数人要面子、讲排场,点一大桌子菜吃不完,再加上很多人认为饭后打包是很没面子的事儿,因此,外出就餐的浪费现象早已习以为常。(记者 刘志贤 通讯员 庞晓燕 王世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