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制定县域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和拓展就业空间的能力。”巴特尔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引起了参加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巴彦淖尔市代表团的强烈共鸣,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作为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县域经济被寄予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厚望。
高星明代表说,我觉得发展县域经济提到了关键点上。民营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谋求更大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简单来说,扶持政策越多、发展环境越好,民营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但现在的情况是,民营企业融资难和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发展,希望政府在下一步发展中能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合理有序的发展环境。
何桂梅代表十分赞同高星明代表的看法。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跑物流的汽车普遍都要超载几吨,以此来弥补路上罚款的损失。“超也是罚,不超也是罚,那多数人就不得不选择超载了。只有严厉禁止乱罚款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车辆超载问题,才能营造更加稳定有序的物流环境。”
张卫东代表说,把白酒、啤酒、葵花、蔬菜、肉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好,我们的县域经济将大有可为。他说,就拿设施农业来说,形成规模后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城市自身需求,还可以作乌海、鄂尔多斯、包头等周边城市的“厨房”,发展空间很大。目前我市一些特色产品已经小有名气,很受欢迎,但产量很少,品牌竞争力也不强。因此,下一步要在扩大规模、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壮大经纪人队伍,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物流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王惠忠代表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拿杭后来说,作为一个传统农牧业大旗,传统农业面临经营分散、种养水平低、抗灾害能力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但资金、技术、市场门槛儿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现有政府投入不足以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希望自治区能给与大力支持。从自身来说,解决这一问题要靠引入龙头企业,建立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搞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要打好品牌,加强质量监管,特别是要把服务业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突破口,把产业化搞好,最终达到3个目标:90%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中,90%以上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 90%以上农民收入来自产业化体系。
围绕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李建军代表、巴图代表、蔡明学代表、郑友诚代表分别发言,并就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区域合作、培养人才队伍、实现绿色发展等提出了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是手段,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是目标。巴彦淖尔正朝着这一目标大步前行!(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