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民生工程,5年累计投入资金4058.6亿元,年均增长57.3%。
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
5年来,我区改善民生工作力度空前,亮点频现。大力实施惠民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扶贫开发……通过扎实工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群众。
民生建设,是代表委员谈论的焦点,也是令他们倍感兴奋的话题。
金华委员:民生建设搞得好,就会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民生建设是个大话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方方面面。民生建设搞得好,就会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金华委员开门见山地说。
她拿出一份民政厅的材料说:“这薄薄的几页纸上列举了很多数字,一些数字是对民生的资金投入,一些是受益的人群和人数。钱数大多是以亿元为单位,人群人数多以万为单位。”
她举例说,2012年1-11月份,全区下拨医疗救助资金4.15亿元,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01.02万人次;去年全区下拨救灾资金4亿元,有效救助灾民258万人;全年下拨老年人高龄津贴补助金1.36亿元,24万名老人受益。
“去年,我区城乡低保标准比年初确定的目标分别高出19元和26元,在全国排在第7位。全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达到4858元,超出年初目标845元。”金华说。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自治区民政厅作了规划。金华说,2013年,我们要重点在提高6项民生指标和完善3个体系上下功夫。
她解释说,6项民生指标是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城镇“三无”人员生活补助、孤儿供养标准、“三民”生活补助、高龄老人生活补贴。3个体系建设是指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事务服务体系。
张锦明代表:百姓幸福指数“节节高”
大代表张锦明
“这几年,大家的收入年年增加,生活越来越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谈起民生的话题,张锦明代表有很多话说。
“说数字可能有些空泛,可是说到这5年来自治区在民生方面的变化,我想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张锦明指着政府工作报告上有关民生的内容,讲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如,全区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就是一项惠民生的好政策。拿锡林浩特市来说,已经实施了公办学校15年免费教育,推动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全区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帮助锡林浩特市解决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
对百姓居住条件的变化,他也看在眼里。“百姓居住条件的改善,是民生建设最有说服力的指标之一。现在,全区多数城镇居民都住进了新楼房,告别了脏、乱、差的环境。”他说,还有危旧房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使弱势群体也能住上水电暖配套齐全的楼房。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所有人的期盼,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后5年的总体思路和2013年的工作中对于民生的论述,让张锦明感到兴奋。“大家的收入将进一步增加,就医将更加便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将‘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