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窑洞里的春节:喜气洋洋年味儿足!
内蒙古新闻网  13-02-18 10:5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贴上春联后的窑洞充满了喜庆
  大年三十,清水河县的“山路十八弯”十分安静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侯老汉和老伴儿的头发都已花白。侯老汉的手因为常年刨木头,生了厚厚的一层茧。老伴儿也因常年劳累,双腿患有静脉曲张,走起路来很费劲。

  30多年过去了,侯老汉和老伴儿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们的大儿子成为了村里面的第一个博士生,201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成为了一名主任医师。女儿2012年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小儿子2011年也考入内蒙古医科大学。

  在和侯老汉的交流中,记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侯老汉和老伴儿内心的自豪与喜悦。

  大年三十,侯老汉的3个孩子都早早地从外面赶了回来和他们团聚。

  如今30年过去了,侯老汉居住的土窑洞俨然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窑洞。谁也无法想象,30年里这个窑洞究竟发生了多少事情,侯老汉和老伴儿为了3个孩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可是今天,从他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却能够体会到属于他们的幸福,这种幸福是那样朴实。

 

  大年初五,锣鼓队“踩院”,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大年初一接喜神

  大年初一,按照清水河县当地人的习俗,应该去亲朋好友家中拜年问好,长辈们要给晚辈压岁钱。

  可是在韭菜庄乡小双洞村,大年初一却有着不一样的习俗。这天,全村人都会聚集在一起,赶着家里的牛、羊、马等牲畜,一起迎接喜神。

  为了能够体验这种古老的习俗,记者早早地跟随村民张亮小来到家里,准备迎接喜神。张亮小告诉记者:“这个习俗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喜神每年的位置都不一样。每到春节前,村里的人早早地就算出了喜神出现的位置,然后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告诉全村人。初一早晨太阳出来后,全村老老少少把家里的牲畜赶上,敲锣打鼓,拿着鞭炮、香、黄纸、油炸糕到喜神出现的地方迎接喜神。”正说着,就听见村里传来一阵阵地锣鼓声。随后,张亮小的父亲便从牛圈里把牛赶了出来,并安顿家人带好接神的东西快点出发。记者也跟随着张亮小一家老少出发,村长指挥全村人到村口东头集合。10时整,村民集体跪拜磕头,祈求喜神保佑来年庄家可以丰收。跪拜结束后,村里年轻小伙子们就开始点燃自家带的鞭炮,同时锣鼓队开始奏乐,老人和妇女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烧香接神,男人们把牲畜放开,让其自由觅食。12时,接神仪式结束,村民们各自赶着牲畜回家。

  回家的路上,记者看到,村民居住的窑洞都是用石头和土混合而成,每家住户只是用木棍围城一个小院子,围墙也不高。张亮小告诉记者:“我们农村特别安全,部分村民家因为没有冰柜,冬天杀了猪就把肉冻在院子里,根本不用担心会丢失。”

  据张亮小介绍,春节期间,他们村除了大年初一要接喜神,大双洞村的村民还会到小双洞村唱戏3天。“为何是大双洞村给小双洞唱戏呢?是由什么习俗吗?”记者问。张亮小笑着说:“其实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在小时候我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大双洞村离小双洞村仅5公里,但是两个村的气候却有很大差距。每到雨季来临,大双洞村的庄稼就会遭遇冰雹灾害,农民收成甚少。无奈,大双洞村的村长就去找土‘大仙’掐算了一下。‘大仙’告诉他,要想免于冰雹灾害,就得每年春节初三开始去小双洞村唱戏3天。最后,大双洞村村长就组织村民一起去小双洞村唱戏免灾。说也奇怪,自从唱戏后,大双洞村再没有遭遇冰雹灾害。我们小双洞村的男女老少每年初三开始,就到村头戏台看戏,连附近村民也都会纷纷赶来。”

  张亮小今年47岁,20岁便离开家乡到县城学手艺干活。20多年过去了,张亮小和妻子努力打拼,在县城买了楼房,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每逢春节,他们全家都会赶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不知道怎么,在外这么多年,总是感觉回到农村才是真正回到了自己的家,村里的父老乡亲都是那样朴实,和他们交流说话从不用考虑会有那句话说错,在他们身上真的能学到很多为人之道,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回来过年。”

大年初三,小南沟村侯大爷的老伴儿和儿子准备包烧麦  

  日子越来越好 

  大年初三,清水河县依然沉浸在一片春节的喜悦当中,走在永安街,看着人来人往,记者不时想起,儿时清水河县的模样。

  10年前的清水河县,县城里只有一条很窄的街道,那时私家车和出租车的数量有限,因此,并不感觉拥挤。每逢过年,做买卖的人们就把东西摆在街道两旁,乡亲们从四方赶来置办年货,很是热闹。那时,也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居民都住的是窑洞。

  李大爷今年61岁,是清水河县卫生局退休的老干部,也是地地道道地清水河县人。据李大爷介绍,10年前,初来清水河县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穷山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没有人愿意留下来建设这里,也很难引进企业投资,人们也就开始破罐子破摔,造成了恶性循环。

  李大爷对记者说,清水河县祖祖辈辈的人都是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收入。加之当地属于山地,地形比较特殊,村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贫穷落后,成为了那时清水河县的代名词。

  10年过去了,如今,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清水河县,县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破旧的窑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过去又窄又泥泞不堪的小土路已经变成一条条四通八达、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土窑洞也变成了现代化的大窑洞,彩电、热水器、电脑、电冰箱、空调走进了千家万户,种地不再是清水河县人唯一的生存之路,村里面的人懂得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小孩儿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离开窑洞,住上了楼房,私家车日渐增多。清水河县开辟出了二环、三环路,各路上安装了路灯和交通指示灯,街道两侧非常整洁、漂亮。二环路附近还设置了居民活动休息的小广场,无论走到哪里心情都无比舒畅。

  李大爷的老伴儿激动地对记者说:“真的是没想到短短的几年,清水河县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过去,只有冬天杀了猪才能吃上肉,夏天才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现在,真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了,县城中心开了大型的商场和超市,买东西特别的方便。我们也搬进了楼房,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住土窑洞,烧土炕,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从李大爷和老伴儿的笑容中,记者读懂了他们内心的满足与幸福,也感受到了清水河县的变化。

[责任编辑 赵静 ]

购年货 迎新春
超市开到了家门口
选个灯笼庆新年
过年了,农村大集...
陪空巢老人过“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留个古装照
赏花过新春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