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大怪:生个孩子吊起来,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扛个大烟袋。请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达斡尔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答对了,因为达斡尔族人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当地野兽经常出没,为了不让它们伤及小孩,聪明的达斡尔族人发明了吊床,让小孩睡在吊床上。因为当地严寒,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窗户纸若是糊在室内,就会被屋里的热气打湿。达斡尔族人勤劳勇敢,但劳动量很大,最普遍的休闲放松方式就是抽烟了,所以大姑娘扛烟袋也就不足为奇了。”春节假期,内蒙古博物院宣教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谚语等给孩子们讲解着呼伦贝尔“四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场的孩子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从2月6日开始,兴安记忆——伦贝尔“四少民族”展览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拉开帷幕,此项活动将持续到3月15日。这是春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举办的一项新春文化活动。
活动中,观众们感受着绚丽的呼伦贝尔“四少民族”民俗风情。“一上午,我们仿佛走进一幅美丽、神秘、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画卷。原汁原味的民俗节庆活动,极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展,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我们被深深陶醉了……”观众们感慨地说。
10岁的张天通过一上午的学习,对“四少民族”文化有了不少了解。“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俄罗斯族,俗称‘四少民族’。”她说,“古老的撮罗子,主要是鄂伦春族人和鄂温克族人的住房。在茫茫的大兴安岭,他们春夏用桦树皮覆盖撮罗子,冬季用驼鹿皮或者狍子皮覆盖,这样他们的撮罗子就可以冬暖夏凉了。”
“虽然森林狩猎生活渐渐成为过去,草原游牧生活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民族文化的魅力及其深刻内涵却永远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这是时代的重托,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后类似的活动我们还要不断搞下去。”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乌兰说。(记者 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