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摸排1年 打掉制毒工厂 缴获毒品及原材料72公斤
内蒙古新闻网  13-03-07 10:5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3月5日,呼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经过1年的摸排侦查,成功打掉1个制造毒品加工厂,缴获毒品及原材料近72公斤。昨日,呼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向媒体通报了此案的侦破经过。

  侦查1年捣毁制毒工厂

  2012年2月份,呼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民警经过摸排侦查,发现在北二环攸攸板一带有人制造毒品“忽悠悠”,为了将这个制造毒品的涉案人员一网打尽,一大队成立专案组开始侦查、摸排,一辆牌照为“蒙A8××××”的丰田轿车进入民警的视线。通过民警摸排调查蹲坑守候,发现驾驶人叫张某,经常在毫沁营镇一村、回民区糖厂路一小区、赛罕区如意河东侧一小区逗留徘徊。民警在摸排中还发现,张某与一名叫任某的男子联系密切。

  2012年3月份,民警在毫沁营一村摸排时,发现张某经常去的一家小药房的门后有制毒工具。随后,民警要求药监部门配合,以检查药品的名义,多次进入该药店内检查,但并未发现有毒品的痕迹。

  2012年3月底,民警发现张某和任某开始不跟外界接触,并开始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但民警并未放弃对其两人的监控。

  今年2月底,张某和任某开始频繁与外界人员接触,并频繁地接听拨打电话。根据两人的反常情况,民警便开始对两人的行踪日夜盯守。

  3月5日16时20分,在回民区糖厂路附近一建筑工地,民警将正要驾车离开的张某和任某抓获。

  经过突审,民警在建筑工地一间小房内,缴获刚刚制作的毒品“忽悠悠”成品10.7公斤和一台制毒工具,抓获两名制毒犯罪嫌疑人。

  随后,民警又在赛罕区如意河东侧一小区住宅内,查获制毒原材料61.4公斤和各种制毒工具、配剂若干。

  两无业男子为挣钱制毒

  55岁的张某,初中文化,是乌兰察布市人,无业,60岁的任某,也是乌兰察布市人,无业。两人因是老乡便结识。2012年2月份,任某因做生意赔钱,想尽快挣钱,便与张某纠集在一起,商量着以做毒品贩卖挣钱。

  任某在一名朋友的传授下,学会如何制造毒品,随后两人各出10万元,购买制毒工具和各种配剂。

  “我们从网上买过,也从山西、包头、呼市等地小批量购买。”张某在审讯时说。

  前期工作准备好后,两人便开始制作毒品。“前期,我们就免费给别人抽,人家觉得不好,我们就再重新做。”张某说,经过多次的失败总结,工艺渐渐成熟。

  2012年7月份左右,两人在回民区糖厂路附近一建筑工地内租住一间工房,当做制毒工厂,制成后将成品“忽悠悠”装袋后,带到赛罕区如意河东侧一小区住宅内存放。

  “一袋1000片,平常人家卖一片7块左右,我们打算卖4块。”任某说。

  目前,两男子因涉嫌制造毒品,被警方刑事拘留。(记者 齐晓英 通讯员 丁绍华 姚江宝)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哥儿们,太危险了!
秀球技
整治大货车
蒙古族皮画: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度巴斯克节
生态和美引来更多候鸟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