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春运最后一天。盘点2013年铁路春运,既有老感觉也有新变化,一样的是让人既爱又恨的春运情结,不一样的是返乡客人的真实感受。在这些回家人的眼中今年我市铁路春运是什么样的?昨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东北小伙儿刘龙:“铺盖卷没用上”
春运回家第一关,就是买票难。人头攒动的售票大厅、十几米的长队、甚至稍显浑浊的空气,一直是返乡人的梦魇。来内蒙古打工的东北小伙儿刘龙每年都拿着铺盖到候车大厅熬夜排队买票,今年他的铺盖卷却没能派上用场。“原来每逢过年,买票是最头疼的事,一宿一宿睡在车站还买不上。今年打个电话就能搞定,取票都不用排长队。”刘龙说。
据了解,今年呼铁局大力推行电话、网络、窗口、代售点等多种售票方式,将车票预售期从最长12天延长至20天。管内181个售票窗口、呼和浩特52个代售点的91个售票窗口全部开放,售票时间也根据客流变化随时延长,28个应急窗口随时开启售票。与此同时,还增设学生、农民工专口和专门服务军人、残疾人、有困难旅客的重点售票窗口。为分流车站排队人流,呼铁局在全局7个车站增设20台自助取票机,并合理安排旅客购票、候车、乘降、出站路线。
李敏女士:“坐车不那么难了”
李敏女士每年春节都要回北京看望已是耄耋之年的父亲。“以前去往北京方向的火车票总是最难买的,今年好了,不仅车票好买了,而且坐车半天就到,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李敏说。
为满足旅客出行,今年春运呼铁局增开临客5对,新开呼和浩特至北京西T315/6次列车,有效缓解了去往北京、东北方向的客流压力,使得每年一票难求的进京之行成了天天有余票的从容之旅。
蒙古族旅客:“像坐我们自己的车”
在火车站出站口,一位蒙古族大娘正在春运志愿者的搀扶下走出。“我今年头一次从牧区出来看儿子,没想到火车上还有蒙古语翻译,蒙餐和奶茶,下车后有志愿者帮扶,真是太贴心了。”老人激动地说。据了解,这些春运志愿者都是从内蒙古各高校招募的大学生,分布在呼和浩特火车站和包头火车站,为广大旅客提供出行咨询、购票指导、乘降指导、应急处理等服务。同时,呼铁局还通过报纸、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发布出行资讯、余票信息、出行攻略等,呼铁局官方微博还担当了失物招领、寻人启事、爱心传递等服务。
“开放春运”暖心田:投诉仅有4个
呼和浩特火车站客运车间的高主任表示:“为打造别样春运,铁路人花不少心血和汗水,在实行‘开放办春运’原则的同时,取消站车已对外公布的咨询、投诉电话(含客运、货运、路风),统一更改为呼和浩特铁路客户服务电话‘12306’,并确保24小时畅通,加强投诉受理,落实首问负责,有效做好旅客解释安抚工作。2013年,12306客服话务总量为156588个,投诉电话仅有4个。这个春运,着实带给旅客不同寻常的感觉。”(记者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