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6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君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按照中央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找准发展定位,统筹考虑内蒙古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加快“五个基地”的建设和推进,加强“两个屏障”的巩固和发展,加大“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建设力度。
“五个基地”即:—是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二是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三是要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四是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五是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两个屏障”即:—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即: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
从今日起,将推出8个整版对内蒙古发展定位进行解读报道。今天推出的是——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①
【主题词】优势突出 基础坚实
【背景解析】
我区建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资源条件看,全区煤炭已探明储量超过8000亿吨,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10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30亿立方米。风能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全区大多数地区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甚至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场的条件;光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
从产业基础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自治区经济迅猛发展,能源基地建设大幅提速。有几个第一为证:2012年,全区煤炭产量10.6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跨省交易量占全国四成以上;电力装机782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670万千瓦,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区形成了以500千伏为主干网架的电网结构,蒙西电网与华北电网相连,蒙东电网与东北电网相连,外送电量1337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位。
从开发成本看,我区煤炭埋藏较浅且构造简单,开采成本低。据介绍,目前全区露天矿平均吨煤生产成本为85元左右,井工矿为110元左右,煤制气生产成本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每千瓦小时发电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5元左右,电力输送到江苏地区的落地电价仍低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风电场上网电价在0.42—0.54元/千瓦时之间,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燃煤火电上网电价相当,是全国风电电价最低的地区之一。
【采访手记】
按照“十二五”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步伐,加快新能源开发,努力构建起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我区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从能源资源储量、能源种类结构、开发环境条件、产需运输成本、经济区位优势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优势独特,条件优越,基础坚实、潜力巨大,由此决定了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具有现实可行性。基地的建成,不仅对我区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而且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科学规划发展也有重大战略意义。
【各方热议】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这一发展定位非常准确。我区能源资源非常富集,其中既有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也有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清洁能源生产就涉及传统能源的清洁化生产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两个方面。
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总经理杜吉洲:我区是全国风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内蒙古风能、太阳能产业健康发展,将对首都和华北环境安全、经济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川经验】
四川省确立了建设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的目标,是因为2011年四川能源开发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水电发电量首超湖北成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二是天然气产量超过新疆成为全国第一天然气大省。四川省建设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基于以下考虑:首先,能够发挥资源优势,而且通过提高水电比重,可以弥补四川相对贫乏的煤炭资源。其次,推进绿色发展,特有的盆地地形使四川对大气污染和碳排放更敏感。第三、四川省力争清洁能源占本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五分之三左右,既能够支撑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又有利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