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光盘行动”遭遇尴尬:餐盒收费且质量让人不放心
内蒙古新闻网  13-03-13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吃饭打包,是如今响应光盘行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可是,打包还是不打包?让消费者纠结的不是饭菜,而是打包的餐盒需要收费。

  近日,记者走访了首府多家饭店发现,大部分饭店提供的打包餐盒都是收费的,价格在1~2元,而且这些餐盒的外包装上没有标识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质量很难让人放心。

  在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一家商铺里,悬挂着各种档次的餐盒样品

  【现状】

  多数饭店餐盒收费

  3月4日,记者走访了首府多家饭店了解到,随着人们节约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市民在就餐后,对没有吃完的饭菜,会选择打包带走。可是,打包饭菜的餐盒却是需要收费的,价格在1~2元不等。“我认为既然全国上下都厉行勤俭节约,提倡光盘行动,不光是要市民一起努力,饭店的经营者也应该一起努力,取消餐盒收费。”采访中,市民杨静对记者说。

  3月4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鄂尔多斯大街附近的铁锅一居饭店进行采访。此时正值吃饭高峰期,进店就餐的消费者很多。服务员告诉记者,自从国家提倡光盘行动以来,消费者在点餐的时候,都尽量少点,如果吃不完,服务员也会劝消费者打包。但是,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饭店提供的打包餐盒是需要收费的。记者看到,收费的餐盒不是过去那种白色的泡沫餐盒,而是半透明、类似微波炉加热的饭盒并配有密封盖。服务员告诉记者:“这个餐盒质量相对以往的泡沫餐盒更好一些,而且批发价格也相对较高。过去我们店一天最多需要30个餐盒,现在一天需要七八十个。如果都要免费,那么饭店的成本无形中就会增加不少。”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呼伦南路的一家快餐店,点了一份盖饭。由于菜量大,记者没有吃完,走的时候提出要打包。服务员说餐盒一个0.5元,塑料袋不要钱。因为之前了解到塑料袋受热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身体健康,就最花了0.5元买了一个餐盒,打包了饭菜。回家后,记者发现,泡沫餐盒被烫得变了形,而且散发出一股怪味,最后只好把饭菜和餐盒一起扔进了垃圾桶。

  3月5日,记者又来到位于东达广场附近的邢氏海参馆了解情况。饭店的总监罗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们要求服务员提醒消费者要适量点餐,以免浪费。同时,如果发现消费者就餐后有剩菜,服务员会主动要求消费者进行打包。当记者询问打包餐盒是否需要收费时,罗总监告诉记者,餐盒是饭店免费提供的,不收费,“如果收费的话,那么肯定会让很多消费者产生反感心理。”

  【调查】

  市场销售的部分餐盒质量无保证

  3月5日,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部分销售打包餐盒的商店。在位于鄂尔多斯大街附近的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记者走进一家批发饭店一次性用品的商铺,以购买餐盒为由,希望店主详细介绍一下出售的餐盒价格以及种类。这位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店里出售的饭店一次性用品种类比较齐全,而且如果购买数量较多的话,价格可以再商量。如果是那种白色泡沫餐盒,批发价是每个5分钱,质量稍好一些的是一个8分钱。半透明并配有密封盖的餐盒价格也不等,质量稍好一些的是一个4毛钱,分盒的是一个5毛钱,带盖稍微大一些的是一个8毛钱。像这种带盖可以密封的餐盒,你们饭店都是要向顾客收费的,一般收费1~2元。”随后,店主帮记者拿出了一件塑料泡沫餐盒,价格为35元。记者问:“这是哪儿产的?质量能保证吗?”店主笑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每次都是有人给送货,我就知道价钱。质量应该还行吧,如果你们开的是小餐馆或者早点铺,用这种餐盒就行了,用太好的也不值得。但是要是大型餐馆的话,那就得用那种5毛钱或者8毛钱的,主要是你可以收费,一个餐盒还可以赚几毛钱。”

  采访中,记者看到,那些一次性餐盒大多是简单包装,一袋袋随意摆放在店后面的地上。由于没有什么东西遮挡,这些塑料餐盒表面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同时,记者发现绝大部分餐盒的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生产日期、QS标识等。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于鑫 ]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哥儿们,太危险了!
秀球技
整治大货车
蒙古族皮画: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度巴斯克节
生态和美引来更多候鸟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