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您是想进行打假举报,还是质量申诉,抑或质监的业务咨询,都可以拨打12365服务热线。
3月12日,记者走进自治区质监局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了解到,例如电梯使用的年限、安全性能;水表、电表、电子秤、加油站的计量器具是否精准;发现生产黑窝点、举报假冒伪劣商品......诸如此类质量问题,都可以与12365沟通。
去年3月31日,一个来自土右旗美岱召镇葛家营村村民的投诉电话打到了自治区质监局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怀疑其购买的化肥有质量问题。
接到举报,自治区质监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赶赴农户家中,逐户了解情况。经抽样检验,其提供的化肥成分严重不足,属假劣化肥,周边6个村的193户农户已经购买了105吨。
经质监、公安部门联合办案,追回了绝大部分化肥。购买该批化肥的农民得到了及时的赔付,销售假劣化肥的违法分子得到了严厉惩处。
类似的电话成为执法打假案件的重要线索。质监部门通过分析12365举报情况,梳理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和造假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执法打假行动。2012年,自治区质监局组织开展了食品、酒类、农资、建材、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羊绒制品等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出动执法人员9.2万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020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6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标值1.1亿元。
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的黄文鹏介绍,去年,12365接到咨询电话5288件,投诉举报1085件。其中,食品类的质量投诉居第一位,主要投诉牛奶、白酒、食用油、肉制品、豆腐和面粉存在的质量问题;民生计量类投诉居第二位,主要集中在加油、加气、秤、出租车计价器失准和超期未检等问题,出租车计价器失准问题投诉呈上升趋势;特种设备类投诉居第三位,主要投诉电梯故障和液化气罐质量问题。
“经常接到消费者有关加油站计量问题的投诉,多是反映在加足标称的容量后,油箱却没有满,消费者认为是加油站缺秤少量。可我们的稽查人员经过反复调查发现,90%以上的投诉都是因误会造成的。一是因为汽油有较强的挥发性和膨胀性,出于安全考虑,油箱在设计时均留有空间,一般标注的盛油容积是总容积的80%N90%,还不包括油箱到加油口的油管容量。二是因为国家规定加油机允许存在3‰的误差,加油时可能出现微差。所以,仅凭油箱容量去衡量加油量是不准确的。”黄文鹏说。
黄文鹏介绍,解决消费者投诉,离不开技术支持,但一些产品由于受目前检测条件的限制,出现问题后,很难归责。遇此情况,他们一般以调解为主。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汽车在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而从中心受理的投诉来看,往往是消费者认为汽车故障是自身质量问题造成,而厂家在对故障原因进行一番分析后,却得出用户使用不当的结论,为此产生纠纷。消费者对厂家自己的检测不认可,而权威的第三方检测又很难实现。
虽然有了不错的成绩,但因为设立时间短等因素,12365的成长还需有力的扶持。据了解,目前12365还是以租用的形式实现呼叫功能。在电信公司设2个24小时坐席,接线员把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等内容录人电子终端软件,同时根据投诉举报情况采取现场解答或流转至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实际,将投诉举报流转至盟市、旗县区局、办理结果再上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网络查阅投诉举报办理情况,分析投诉举报重点产品和区域,督办各地承办情况。
据了解,由于12365开通时间短,虽然投诉电话已覆盖全区,但知名度不高。目前全国还没有实现12365的互联互通,信息难以共享,区域联动难以实现,特别是与工商、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公共服务平台的协作配合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联动作战能力。(记者胡芳 实习生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