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光盘”离我们还有多远?
 

  ◎观点

  中国触目惊心的餐桌浪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继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之后,民间也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但“浪费反击战”究竟能持续多久,是不是又是一阵风?

  一场如火如荼的“光盘行动”的确警醒了不少人,但从长远来看,仍有治标不治本的隐忧。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国人还要撕掉欲罢不能的所谓面子。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也是浪费现象的幕后元凶。主人请客人吃饭,为了显得有面子,往往点很多菜;为了要面子,吃不完宁可倒掉也不愿打包带走。

  然而,面子背后的浪费,实在让国人没有面子。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但从人均占有量来说,我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缺少粮食的国家,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还面临着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5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在这种巨大的浪费中,面子起了很大的推手作用。

  撕不开面子,表面上可能是有随波逐流、欲罢不能的无奈,究其根源在于公德教育的缺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几个孩子在背诵这句诗的时候想到的是节约粮食而不是考试?最基本的公德教育本应该在幼儿园或小学就已完成,但在社会激烈竞争的今天,公德教育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为各种考试升学准备的应试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怎能不再次引人深思?

  “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行为会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伴随终身,当这种观念深植于内心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时,也许就不需要外在的口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了,“光盘行动”也就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段斌朝)

  请客吃饭“摆谱” 都是面子作祟

  周末,又有朋友张罗着要聚会,呼和浩特市的谭女士如约来到了一家酒店。

  寒暄过后,张罗请客的朋友开始点菜了,听到点的菜太多,谭女士和同桌的朋友都劝道:“不要点那么多,吃不了,现在不是要‘光盘’吗,咱们别浪费。”可请客的朋友不干了,“那怎么行?我请客不能不厚道,都吃光盘了我可丢人了!”

  4月1日中午2点半,呼和浩特市一家高档酒店内,服务员小高将雅间内的剩菜倒进垃圾桶,桌上还有没动的素菜,整盘的白米饭。小高说:“看着这么好的饭菜转眼成了垃圾,真是让人心疼,可每天都要倒掉好几桶。”该酒店负责人范经理告诉记者,有打包习惯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多数年轻人不会将剩余饭菜打包。酒店每天的客流量保持在1000人次左右,每天的餐厨垃圾就超过了150公斤。

  “请客吃饭,多点些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够阔气。”一家企业的销售主管这样形容生意往来间饭桌上的潜规则。他说和家人、朋友聚餐时才会打包,工作应酬餐因为有客户在场,就算有没动的菜一般也不会打包,“请人家吃饭还要打包,显得很抠门,太没面子了。”

  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就餐市民,大部分人都反映,“光盘”不仅让主人觉得难堪,客人大多也会认为不够热情。除了家庭聚餐或与较熟悉的朋友吃饭会打包剩菜,一些宴请的场合并不适合打包,所以浪费的情况在所难免。

  婚宴成浪费“重灾区” 打包难成习惯

  4月2日,记者参加亲戚李先生儿子的婚礼。

  酒席过半,客人先后离席。有的餐桌仅有五六个人用餐,酒店依然按原标准上齐10多道菜。记者发现大部分餐桌上都有三四道主菜没有动过,比如四喜丸子、烤鸡等菜品只吃了不到三分之一。新人和宾客都在忙着敬酒,剩菜一桌,也未见有人打包。

  “浪费点怕什么啊,别丢了面子就行!人家办得都不错,咱一定也不能差了,必须得好好办。”李先生说,结婚是一件高兴的事,也是一件关乎两个家庭面子的事。那么多亲朋好友来了,如果婚宴档次低了,菜少了,也不好看。所以虽然明知道浪费,但也得硬着头皮把婚宴的档次搞上去。

  如今,新人办婚宴少则十几桌,多则四五十桌,好多男女方家庭都是合办喜宴,互相抹不开面子,怕自己的宾客少了让人笑话,所以就多报人数,最后来的人没那么多,出现了空桌。而且多数情况,出席婚宴的宾客能够吃掉的菜品不到一半,婚宴成了浪费的“重灾区”。

  对于婚宴浪费的话题,很多人深有感触。“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怕点的菜过于便宜让亲朋埋怨,只好咬着牙大摆酒席。其实来参加的客人主要是捧场凑热闹,吃是次要的。”市民王女士说。

  “婚宴打包的少,一方面是碍于面子,怕亲家觉得对方吝啬,一方面考虑到卫生问题。”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采访了多名餐饮业人士,他们都表示,婚宴是喜事,新人在准备婚宴饭菜时多持有“宁可剩下,也不能不够”的原则。而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酒店总是想方设法包装推销婚宴,这也助长了婚宴浪费之风。

  遏制舌尖浪费需从改变观念做起

  “宴请的动机和目的,要么是贺喜志庆,要么是求人办事,要么是谢恩还情,不管哪种情况,无论自费公款,为了气氛、出于和谐、碍于面情,能不‘阔绰’吗?所以,多就多了,倒就倒了,不浪费还能怎么着?”在一家科技公司从事公务接待的吕强说,“光盘”是个倡议,“吃不了兜着走”与宴请的主题和场面根本不搭调,因此,很多情况下无法实现。

  在传统礼尚往来思想的“裹胁”下,很多人为了面子不得不选择浪费。光盘行动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如何实现?为此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孟和乌力吉。

  “‘光盘’行动是个很好的倡议,可要想让它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则需要倡导文明、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和吃饭理念,引导公众抛弃面子心理,教会人们学会‘正确吃饭’。”孟和乌力吉说,“造成餐桌浪费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缺失,而是在思想深处始终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只有扭转了以往的错误观念,餐桌浪费这种奢靡之风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止,节约型餐饮文明才会一步步走向现实。”(记者胡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佩 ]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哥儿们,太危险了!
秀球技
整治大货车
蒙古族皮画: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度巴斯克节
生态和美引来更多候鸟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