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8337”发展思路系列报道】基础设施:助力县域经济提速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参加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盟市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因此要抓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力度抓县域经济。他强调,县域经济实际上是特色经济,要抓好特色产业,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县域镇新农村的扩容提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日益突出,交通、能源等出区通道不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保障供给能力不强,市政、农村牧区和社会建设等领域设施欠账较多,难以满足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已成为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关键词:发展不畅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随着自治区经济发展,全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0789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3万公里,机场发展到12个。能源运输通道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也有了突破性发展,覆盖我区8盟市的“三横四纵”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初步形成,全区已建成10条500千伏外送电通道。

  但是,交通滞后、水电保障能力不足和信息化水平较低仍然是制约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区公路网密度在全国仍处于落后位置,公路通达深度不足,技术等级偏低,全区干线公路网络和农村牧区公路网络还没有形成,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仅占规划里程的1/4。大部分盟市之间、盟市与旗县之间、旗县与苏木乡镇之间公路技术等级偏低,苏木乡镇之间、嘎查村之间还缺少大量的联网路。

  我区是资源大区,2012年,我区煤炭产量达10.6亿吨,居全国首位。将更多煤炭就地利用,既可以缓解煤炭外送压力,又能够减少燃油消耗,并大幅减少由于煤炭运输带来的环境问题。此外,我区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1670万千瓦。煤炭就地转化后向外输送和风电的高效利用,都需要能源通道的畅通。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工业与信息化处处长赵云平说:“我区应围绕开发利用区内能源资源,以风、电为主,油、气和新能源为补充,建立稳定、清洁、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源体系。”

  自治区发改委稽查特派员李仲开认为,目前我区的管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十二五”将是自治区管道建设的重要时期。

  同时,供水能力不足和供水保证率低制约着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区尚有1000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我区信息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信息化水平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两化融合”和“三网融合”试点工作难度大、信息技术服务机构规模较小、信息产业人才严重匮乏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集约布局

  近年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正视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绘制出了全区“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图景:到2015年,全区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电力外送能力显著增强,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总体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铁路、公路、机场的快速建设,无疑将为全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韩淑梅认为,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推进力度,尽快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综合交通枢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加强这方面建设是一个地区交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她说。

  建立综合能源供给体系是突破基础设施瓶颈的有力举措。韩淑梅认为,下一步应注重解决我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在缺电地区,应大力推广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等新产品,多渠道解决偏远无电地区群众用电问题。

  韩淑梅分析道,只有统筹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强水利保障能力。她认为,下一步要加大重点灌区和节水增效工程、小型灌区配套改造力度,提高工程引水灌溉保障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场灌溉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合安居工程、生态移民工程,推进连片集中供水系统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只有在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推进农村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加强供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并真正取得实效,才能提高城镇承载产业和服务生活的能力。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相合说。

  赵云平认为,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我区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就无法推进,这也是内地发达地区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结论。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加大投入。突出抓好旗县城关镇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牧区饮水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推进县城电力扩容、农村牧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城乡电网同价。加快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宽带、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关键词:建设提速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铁路方面,我区将以强化和完善重要干线为重点,以地区性铁路、联络线和枢纽建设为补充,建成高效便捷的快速客运通道,建成横贯东西的区内第二条铁路通道,建成通江达海的大能力煤运铁路通道,建成覆盖周边的出区铁路通道,建成连接俄蒙的重点口岸铁路通道,初步形成在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运输网络。到2015年,争取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届时,东至京津冀、南下珠三角、西抵新疆、北接蒙古国的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基本形成。

  公路方面,出区通道、区域内部通道、口岸公路、农村公路和边防公路,着力扩大公路网络覆盖面,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00公里。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公路建设将成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点,嘎查村沥青路或水泥路也被列入建设规划重点。到2015年底,全区旗县市区基本通高速或一级公路,所有苏木乡镇和60%的嘎查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

  民航方面,我区将继续完善机场建设布局,支线以上机场达到16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通勤航空。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三纵一横”(蒙西———长沙,张北、乌兰察布———南昌,锡盟———南京,蒙西———潍坊)的起点在我区。另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有3项工程起点在我区。这些特高压工程的建成,将极大地提高自治区电力外送能力。

  为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适应区外电力市场需求,实施“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超高压或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电力外送能力将新增2000万千瓦以上。拟重点新建锡林郭勒———江苏、上海庙———华东和乌兰浩特———吉林白城、通辽和赤峰———辽宁等500千伏超高压或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

  为发挥管道在能源输送中的重要作用,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管道建设具体目标:建设一批通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煤化工产品输送管道,重点建设呼伦贝尔———哈尔滨、赤峰———北京、鄂尔多斯———武汉等煤制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长庆———呼和浩特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建成苏里格———东胜———准格尔天然气管道,建设呼包鄂、银川———乌海———临河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克什克腾———北京年4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输送管道。

  “十二五”期间,我区全力推进水利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海勃湾等一批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和大中型水库,使总库容达到87亿立方米以上;重点新建锡林郭勒引水等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

  积极推进区域间、行业间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资源需求。重点建设黄河水权转换鄂尔多斯二期工程、包头一期工程,推动河套灌区与黄河沿岸盟市跨行政区域水权转换,促进与相邻省区跨行政区域水权转换,并启动水沙置换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河道泥沙淤积问题。

  此外,我区将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络“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互联网应用,争取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区列入国家“三网融合”试点;推动普遍服务机制的形成,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通信信号基本覆盖自然村和主要交通沿线;加强技术监控系统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继续积极推进两化融合,重点加强煤炭、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完善基础设施,是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我们期盼着,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成为推动全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 红艳)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哥儿们,太危险了!
秀球技
整治大货车
蒙古族皮画: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度巴斯克节
生态和美引来更多候鸟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