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农民专业文化户”引领文明乡风
 

这边锣鼓响起’那边笔墨飘香——

女子威风锣鼓队在农家小院里开心地练习打鼓。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牧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人们已不满足打牌、看电视等简单的娱乐生活,而是主动参与到文艺表演、书画等文化活动中。数千家“草原书屋”、农牧民文化专业户、牧民家庭那达慕、农民威风锣鼓队、农牧民书画展等等,展现了我区广大农牧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丰富多彩的农牧民文化活动有效促进了农村牧区文化的发展。

   为进一步满足农牧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我区要以农村牧区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各类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和免费开放。不断丰富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牧区、偏远地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

——编者

  农村牧区的“文化人”是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他们是农村牧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骨干。近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原毫沁营镇)毫沁营村,走进洋溢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农民专业文化户,看到土生土长的“文化人”,为百姓带来欢乐,引领文明乡风。

  “是锣鼓队让我们这些农村妇女心往一处想。”

  农民文化专业户、女子威风锣鼓队队长李银苏的家在110国道边。当记者推开他家的大红院门时,60多岁的李银苏正在指导几名妇女练习具有当地特色的“连三跨五”鼓点。练鼓的间隙,他还向这几名农村妇女解释“连三跨五”的出处:“‘连三跨五’出自清代文学家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句话是‘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所以我们打此鼓点时,也要动作利索、迅速。”

  毫沁营村女子威风锣鼓队已成立10年,除队长外,从敲锣到擂鼓全都是清一色的妇女。“她们都是四十到六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不高,大家在一起演出,学习文化知识,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之前她们的业余生活只是打麻将、唠家常,现在她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每年都到全区各地演出200余场呢。”李银苏对记者说。

  毫沁营村的村民是被征地农民。喜爱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的李银苏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村里的许多妇女除干家务活儿外,把剩余的大量时间用在打麻将、说闲话上。于是,李银苏萌发了组织一支女子锣鼓队的想法,他想这既能够锻炼身体、移风易俗,又能给村里妇女增加点收入。于是他挨家挨户说服妇女们参加锣鼓队。同时他还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女子锣鼓具有刚柔并济、节奏分明的特点。2003年,毫沁营村有了一支女子威风锣鼓队,配有大鼓、小鼓、锣、大镲和小镲。

  今天的女子威风锣鼓队已远近闻名,可在成立之初,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回忆组队时的艰难,李银苏连连感叹。锣鼓队组建后,队员们水平参差不齐,配合不是很协调。为了将女子威风锣鼓更好地发展下去,只有提高训练水平,于是李银苏请来了专业教练,又投入资金配齐了所需设备。然而,人数够了,教练有了,更大的难题却来了。由于队员都没有受过音乐方面的教育,所以对鼓谱、节奏很陌生。面对困难,锣鼓队的队员们没有退缩。她们跟着教练学习,首先对鼓文化进行了全面了解,其次以看、听、摸的形式了解鼓不同部位的音色特点,并通过欣赏《威风锣鼓》教学片,感受鼓声给人的震撼气势。

  经过多方努力,女子威风锣鼓队现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在大型节庆、民俗活动中,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李银苏说:“现在我们有100多名队员,配有一面大鼓、十面小鼓、两条长龙、四个狮子、100面锣、300套服饰、100个头饰,完全能撑得起大型的演出。”女子威风锣鼓队为了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队员所穿的服饰和敲打的鼓点都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她们以传统擂鼓技艺和高涨的热情反映了新农村妇女蓬勃向上的风貌。65岁的老队员肖引弟说:“心齐才能打好鼓,是锣鼓队让我们这些农村妇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快乐生活每一天。”女子威风锣鼓队队员们影响着身边的亲人和街坊邻居,传承鼓文化已成为这个村的时尚,正如村里一位老人说:“现在村民打牌的少了,打鼓的多了。”

  握锄头的手书写着快乐的文化生活

  一间五十余平方米的屋子,一张宽大的桌子摆在屋子中间,周围放了二十多把木椅,还有大书柜靠在墙边。书柜里儿童读物、医疗保健、农业科技、种养殖技术等书分门别类摆放的整整齐齐。这就是毫沁营村农民张刚的农家书屋。

  记者来到书屋的时候是上午九点钟,此时这里已有不少村民正在认真地翻阅书籍,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自从建起了书屋,来这里看书的村民特别多,这里的报纸杂志、地理历史类图书让我们长见识,我们很多人都学到了真正有用的实用技术。”当记者打听张刚时,一位村民眼神悲伤起来:“张刚从小家庭困难,却非常爱读书,他为村民免费提供书籍,是毫沁营村的名人,遗憾的是,他去年因病去世。”这间小小的文化室已经成为新城区农民文化活动基地,不仅为农民带来致富的信息,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走过一段泥泞的小路,在一个深深的巷子里,找到农民张耀中的书画工作室,他正在教村里的几名书法爱好者写“福”字,他从行、隶、篆、楷等书法字体讲解并示范着各种“福”字的写法。户外降温有些寒气,室内依然春意融融,一双双被锄头和岁月打磨粗糙的手,握住管毫,书写着快乐的文化生活。

  49岁的张耀中擅长书法、篆刻、剪纸,是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剪纸协会会员,也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人才(库)百人百组万人工程工艺美术代表。他的书法、篆刻、剪纸作品多次获得奖项。

  在书画工作室的墙上,那流动活泼的行书作品、传统大气的分色剪纸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张耀中说:“村里的一些孩子也常来这里学习书法和剪纸,将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传承下去也是我们农民的责任。”分别用有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图样贴裱在衬纸上为分色剪纸。他的分色宣纸作品《嫦娥奔月》、《威震山河》、《大鹏展翅》等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收藏。

  张耀中告诉记者,他计划把农民文化合作社办起来,有书画室、借阅室、棋牌室、文娱活动室等,让农民在这里免费看书,免费学书法、剪纸。有了活动场所,就文化生活而言,村民不仅仅满足于旁观者的角色,更要主动靠近,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在农民文化合作社,希望每天都能见到被征地农民读书、娱乐的身影。

[责任编辑 赵静 ]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哥儿们,太危险了!
秀球技
整治大货车
蒙古族皮画: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度巴斯克节
生态和美引来更多候鸟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