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安盟把棚改危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投入,制定规划,整合资金,让越来越多贫困老百姓告别茅草土坯房,住进楼房、砖瓦房。到今年底,加上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该盟将为城乡困难群众建造9.36万套房子,城区、林区、垦区将有48111户群众住进新房。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工作。据统计,5年来,兴安盟投资43亿元实施城区棚改33298户,今年还将完成城区棚改2500户。截至2012年底,该盟已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3.45万户,获得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5.4亿元。今年将有1.1万户农村牧区群众搬进新居。
兴安盟境内有3个国有林业局、10个国有农牧场。林区、垦区总人口10万人左右。林区、垦区虽属城镇,但城镇化水平低,棚户区集中,经济危困。兴安盟委、行署于2010至2013年间,实施林区棚改7953户、垦区危旧房改造4360户。据了解,林区棚户区补助标准为国有林区国家每户补助1.5万元,自治区每户补助1万元;国有林场国家每户补助1万元,自治区每户补助1万元;垦区棚户区国家补助每户0.9万元,自治区每户补助0.6万元。在此基础上,兴安盟还减免相关费用,整合各方资金,“阳光”分配操作,尽力把实事办好。
“以前,我们一家三代人住在乡下30多平方米的茅草房,由于交通不便,粮食卖不上好价钱,外孙上学也困难。做梦都没想到能搬到镇里,住在两室一厅的砖瓦房里。”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三宝山嘎查那音台艾里农民满都拉搬进移民新房高兴地说。那音台艾里是全镇唯一未通乡间路和无街道的自然屯。旗镇两级党委、政府结合扩镇增容和危房改造,将80户农牧民整体搬迁到镇区。群众每户自筹2万元,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移民新房,每户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平方米,造价4.5万元。此外,鄂尔多斯市援建重点项目科右中旗东达城乡统筹示范产业园区,今年将完成1000套移民安置楼房。(记者 胡日查 通讯员 费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