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8337”发展思路系列报道】粉煤灰"蝶变"铝土矿
 

  进入5月,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位于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棋盘井工业园区的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粉煤灰中试项目在加紧实施。“这个地区粉煤灰中的铝含量在40%左右,我们看好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市场前景。”公司总经理赵魁告诉记者。

  今年,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3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版)》正式开始实施。《办法》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相关产品,并要求相关部门支持粉煤灰大掺量、高附加值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

  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出:加快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将内蒙古确定为国家级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支持高铝煤炭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保护性开发准格尔地区高铝煤炭资源,推动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十分契合‘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目前全区已形成一定的电解铝产能,如果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能够实现规模化,将有利于推动自治区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产业基地。”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于光军表示。

  “富矿”等待发掘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托克托工业园区的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从行政办公楼向东望去,远处是一条巨龙般的大坝。

  “那儿存放的就是大唐托克托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国家能源高铝煤炭开发利用重点试验室主任孙俊民介绍说,过去的处理办法就是露天堆放,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

  然而,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粉煤灰的命运。

  2003年大唐托电1、2号机组投产后,烟气粉尘排放始终达不到环保要求。当时在清华大学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工作的孙俊民专程到电厂考察,系统采集了燃烧的煤种和排放的各类粉尘样品,拿回清华分析,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常规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含量在30%以下,而大唐托电的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含量高达54.77%,是国内外罕见的再生含铝矿物资源,可用于提炼氧化铝和硅铝合金等有色金属产品。

  由此,我区准格尔、大青山、卓资山等地高铝煤炭资源日渐被外界所了解。

  据《2012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底国内查明铝土矿资源总量40.8亿吨,按目前开采规模,保障年限不足20年。与此同时,随着原铝产量的扩张,导致我国对国外铝土矿依存度不断加大,且铝土矿的进口集中度较高:2012年,我国原铝产量达到1988万吨,进口铝土矿总量为3961.1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0%,其中近80%来自印度尼西亚。

  2012年5月,印度尼西亚宣布包括铝土矿在内的14种矿产不能以原材料出口,但有开采准证的矿业公司征20%出口税仍可出口,并将于2014年全面禁止出口。印度政府日前也决定对铝土矿征收10%的出口税。这对我国氧化铝行业产生较大冲击。

  “如能充分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不但可以缓解我国铝土矿供应紧张局面,而且对于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发改委副巡视员魏晓明说。

  目前,准格尔、大青山、卓资山等地已探明高铝煤田资源量500多亿吨,可产生近150亿吨高铝粉煤灰,实施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可提取氧化铝50亿吨左右,折合铝土矿量120多亿吨,相当于我国已探明铝土矿资源总量的3.2倍。与此同时,其副产品活性硅酸钙用于造纸行业替代碳酸钙,可减少30%的纸浆,大幅降低造纸成本。

  “对高铝煤炭资源保护性开采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魏晓明说,首先可替代进口,1亿吨高铝煤炭就地转化后,可相应替代目前氧化铝和纸浆的进口量。

  其次,经济效益显著。目前销往区外6000多万吨高铝煤炭的销售收入约150亿元,而将其全部就地转化后,包括氧化铝加工电解铝、副产活性硅酸钙、外送电等总销售收入约1570亿元,比单纯外销煤炭可增加销售收入1400多亿元。

  第三,通过打造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链,可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能源和原材料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有效缓解我区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

  尽管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具备多重优势,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被闲置的命运没有改变,犹如一座富矿,等待被开发。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于鑫 ]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哥儿们,太危险了!
秀球技
整治大货车
蒙古族皮画: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度巴斯克节
生态和美引来更多候鸟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