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是十八大精神与我区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我区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径,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我们应结合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这个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的内涵及特点
自治区党委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扎实做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重点工作。发展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体现中央要求。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十八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发展定位是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的拓展、丰富和细化、实化、具体化。
第二,符合内蒙古实际。发展思路全面反映了我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的区位特点、丰富的资源优势、较好的发展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很强的针对性。建成“五个基地”,就是要推动经济量的扩张、质的提高、规模扩大、多元发展,为我区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为全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建成“两个屏障”,就是要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建成“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就是要努力构建面向北方、服务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三,目标措施具体。建成“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和“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既是我区的发展定位,也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是发展路径和发展要求,只有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建成“五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只有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社会管理才能建成“两个屏障”,而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是建成“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和“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根本目的;七项重点工作既是贯穿始终的重大原则,也是必须落到实处的具体要求。
第四,发展导向清晰。建成“五个基地”,强调“清洁”、“示范”、“新型”、“绿色”、“文化”,就是要把功夫下在资源转化、方式转变、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上,就是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就是要打造内蒙古经济的升级版;强调“特色”、“加工”、“输出”,就是要把功夫下在基地与市场的连接上,立足扩大内需,发挥资源优势,创新驱动发展,开发增长潜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建知名品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我区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第五,根本目的明确。我区发展思路强调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建基地、立屏障、筑桥堡、调结构、抓县域、促非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富民优先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如期实现中央要求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才能赢得2400万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为走进前列奠定坚实基础。